臣,也仅仅是用官衔的尊称,皇帝不会称之为先生。 “某才不德,请君无辱。” 沉忆辰躬身向明良帝回礼,对方依旧是按照汉唐的仪式步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谦称不才,希望不会辱没了君王。 “请子无辱。” 拜师礼仪步骤,礼部官员这段时间已经教导过明良帝无数遍,哪怕他年幼依旧能按部就班的对答下来。 这个“子”是尊称,就好比“孔子”、“老子”的称呼一样,皇帝用着谦卑的姿态回应,期望自己的才华不会辱没老师的名声。 听到明良帝朱见清的这句话,沉忆辰一时有些感慨万千,双方都清楚这一场拜师仪式,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政治妥协跟利益交换,皇家用声名来换取沉忆辰的绝对支持。 但沉忆辰开宗立派至今,除了担任会试总裁受过拜师礼外,其他沉学弟子门生虽多,事实上更多是一种志同道德,算不得那种真正的师生身份。 哪怕会试总裁的拜师礼,更多也是一种遵循惯例,真计较起来沉忆辰单独收的第一名正式弟子,可能就是眼前的明良帝朱见清了。 简单的几句对话完毕,接下来便是最为重要的一幕,只见侍从们把壶酒脩桉递到沉忆辰的面前,明良帝朱见清举起其中一杯香茗道:“学生见清,拜见先生!” 伴随着稚嫩的童声,明良帝朱见清在沉忆辰的面前缓缓跪下,恭敬的行一拜一叩之礼。这等场景的出现,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之声,可能这一辈除了祭天祭祖的场景之外,皇帝跪拜大臣的画面只有这一次。 站在右侧武将为首位置的成国公朱勇,近在迟尺的看着皇帝跪拜沉忆辰行礼,那掩盖不住的激动跟骄傲神情,让他身体都出现了微微颤抖。 大明文武两侧,父子两均站在了位极人臣的为首位置,虽说沉忆辰还未以文官掌武事封爵,距离曾经的梦想一门两公侯差些火候。 但能得到帝王这一拜,荣誉跟恩典实则已经不下于封侯晋爵了。 家道昌盛如斯,成国公朱勇此刻心中已经无欲无求,假日时日定能比肩魏国公一脉! 面对帝王这一拜,沉忆辰受了之后立马侧身避让,然后从明良帝朱见清手中接过香茗象征性的品了一口。紧接着捧着脩桉的侍从靠了过来,沉忆辰从上面拿了一样拜师礼,以示受币,朱见清再度拜下。 两拜过后,便是礼部官员过来取酒壶修桉以东,沉忆辰再度受币,明良帝朱见清行三拜大礼。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整个拜师礼属于明良帝朱见清的仪式结束,接下来便是沉忆辰行五拜三叩还拜回去。 帝王终究是帝王,师者身份之外,沉忆辰更多还是臣子。 不过就在沉忆辰准备跪拜回礼的时候,一阵慌乱急促的钟声回响在整个紫禁城,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均是满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理论上紫禁城内能听到的钟声,只有提醒上朝的景阳钟,但这个时候有些老臣突然想起,这口钟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便是在紧急时刻预警的! 可问题是自从景泰元年过后,大明已经安安稳稳多年,况且京师重地还能出什么岔子? “谁这个时候敲响景阳钟,打断拜师大礼,该当死罪!” “景阳钟不可能被胡乱敲响,定是宫中出了什么大事。” “能出什么大事,太后、陛下跟文武百官俱在这里,难道吾等还能全都浑然不知?” 在场的朝臣们议论纷纷,不过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