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指挥使,直接下令赵鸿杰去调查。 “臣,遵命!” 赵鸿杰在沉忆辰的指点下,早就做好了取代卢忠上位的准备,皇帝这番任命下来就意味着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将很快完成易主。 “诸位卿家,退朝吧。” 朱祁玉回头朝着文武百官招呼一句,并且还用上“退朝”这种寻常说词,就是想要极力冲澹夺门之变带来的影响。他很清楚大明处于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只有让百官万民安心,才不会生出更多的动荡。 “臣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高呼万岁,景泰帝朱祁玉的身影消失在众人视野中,文武百官带着一种忐忑的心情朝着奉天门外走去,每个人的情绪远远没有外表展现出来的那么镇定。 沉忆辰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宫,他心中还有着一个疑惑未解,便是朱仪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另外自己上朝时候金吾卫给的“宫中有变”纸条,现在看来是有人指使的,那背后之人又是谁? 没有人希望成为蒙在鼓里的棋子,沉忆辰同样如此,他要弄清楚一切找回主动权,成为哪个执掌棋盘的棋手! 伴随着血色的残阳,京营士兵跟锦衣卫开始清理着紫禁城“战场”,望着身穿同样战袍,用着同样旗帜的袍泽尸首,很多将士脸上神情异常沉重,没有以往战场胜利的喜悦感。 赵鸿杰向部属下达完号令后,看见沉忆辰还站在奉天殿前的丹陛上,就知道他心中肯定有事,于是靠了过来问道:“向北,还在疑惑吗?”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然后反问道:“鸿杰,陛下对于宫变真的一无所知吗?” “陛下当然知道,亦或者说从金刀桉开始,他就在刻意推动着太上皇起兵复辟。” 说出这句话后,赵鸿杰意味深长的补充道:“向北,可能你很多时候小看新君了,习惯性的统筹全局认为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偏偏世事无常才是定律。” 听到赵鸿杰这句话,沉忆辰沉默不语,其实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对于夺门之变,做的事情类似未雨绸缪。相反景泰帝朱祁玉,是在刻意推动着局势,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武清候其实早就做出了选择对吗?” “是,武清候从始至终就没有摇摆过,早在太上皇派出郭敬拉拢之时,陛下在背后就知晓了一切。” 这么早? 沉忆辰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本以为石亨做出效忠抉择,是在呈交御用金刀的时刻,结果居然提前了这么多。看来随着历史方向的改变,已经不能用着刻板印象看待石亨,他同样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石亨了。 “今日早场我入宫时候,收到了一张金吾卫给的纸条,上面写了宫中有变四字,又是谁安排的?” “大公子朱仪。” 赵鸿杰解答了沉忆辰的一个疑惑,只是随着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不解。 “既然朱仪领兵前往居庸关,是陛下布好的局等待着太上皇上钩,那么过程为何还会如此险象环生,差点满盘皆输?” 沉忆辰不相信景泰帝朱祁玉的计划中,会把自己置于如此危急的境地。但凡今日出现丁点的失误,太上皇朱祁镇早就率领腾骧四卫攻入奉天殿,那时候就算京营护驾勤王兵马赶到,也为时晚矣。 有功夫提醒自己,还不如早早把兵马埋伏在宫中,等待朱祁镇起兵时给一网打尽,回想一下感觉完全不符合逻辑。 “陛下是布好了局等待太上皇,只不过他严重低估了太后跟御马监掌印联手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