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了一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沉忆辰的谋划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处处漏风。最简单的一个困难,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南疆麓川、征讨兀良哈三卫、辽东扶植鞑靼部,引发的后果可能都不止什么双线作战,起码三线起步,乃至于遍地战火全面爆发。 内部还有饥荒、苛捐杂税,福建叛乱危机是被沉忆辰完美解除,川贵地区的苗民叛乱到目前为止还是此起彼伏,北方饥荒导致的民不聊生更不用说,完全就是个隐形的火药桶。 赈灾一旦陷入困境,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揭竿而起。 想要解决这一切问题花费的银两,将是一个让人咋舌的天文数字,那画面太美苗衷连想都不敢去想,沉忆辰却胆大包天的打算去做。 简直就是荒诞不经! “钱粮之事,下官号令五城兵马司,查封了京师一批哄抬物价的粮铺,短期内可以维系各处粮饷军费。” “长期想要维持武德充沛,靠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大明的吏治!” 沉忆辰话的很明白,他能提供一笔军费的启动资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粮饷问题。可想要根源上国库充盈,不再为军费支出发愁,那就不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整个统治机构去通力协作。 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让将士们装备精良无后顾之忧。 否则贪腐横行,九边将士如同明末那样比叫花子还不如,这种军队能打什么胜仗? “痴人说梦,你拿什么保证一切都能按照计划进行,如果瓦剌也先恼羞成怒再度攻破九边防线,后果又由谁来承担?” 贺平彦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此刻都无法认同沉忆辰的计划,这完全就是疯子想出来的白日梦。 去年鞑虏兵临京师城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种危机再来一次,还能安稳度过吗? “谁提出来的,后果自然就由谁承担。” 沉忆辰一脸傲然,明朝九边又不是纸湖的,早在粮饷发放辽东的时候,就同时给宣大、宁夏等九边防线加派了粮饷,保证各路边军饷银充足,士气高昂。 明朝用了两百多年国运论证了一件事,那就是边军将士你给多少钱就能办多少事,价格童叟无欺。明末同样一批人在明军阵营中是叫花子,遇到后金兵马一触即溃。 换了个阵营加入到后金中,拖欠的粮饷什么的给发上,立马就能变成“战神”,以先锋军的姿态横扫大顺军跟南明兵马。 沉忆辰深知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无论是在山东还是福建,除了偶然情况下施恩打动人,更多用双饷实发这种简单粗暴的“钞能力”。 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满嘴家国天下,不如拿在手中的一两银子,让妻儿子女吃上一顿饱饭。现在军中几乎人人皆知,跟着沉中堂就能有银子拿,能米饭管饱还吃上肉,士气来的就是如此简单。 “就凭你,承担的起吗!” 亡国的危机,却被沉忆辰轻描澹写的说出他来承担,简直让贺平彦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这种抬杠跟讥讽,常言道事不过三,只见沉忆辰神情瞬间冷漠下来道:“贺少卿,请注意一下你的身份跟言辞,本阁部不想再强调一遍《大明会典》。” “你……” 贺平彦下意识就想要反击回去,可是话到嘴边却硬生生的没有说出口。 可能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面对冷漠起来的沉忆辰威胁,潜意识中就是有着一种惧怕,对方绝对不会单纯的嘴上警告。 “好了,同为阁臣却同室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