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叩大礼。 很多时候从礼仪称呼中,就能读懂对方的态度,很明显张軏已经决定死心塌地的站在朱祁镇这边。 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原因,就在于皇太后孙氏,下令司设监掌印太监去交好武清候石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方并没有明确拒绝皇太后的拉拢,展现出一种观望暧昧的态度。 张軏知道石亨非池中之物,更为可怕的是他还有着疯狂的野心,一个掌管五军营的武清候爵位,没有办法满足石亨的胃口,他想要的时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如果石亨动摇了,那宫中二帝势力将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胜利的天平将逐渐向着太上皇朱祁镇倾斜,到了应该追加筹码的时候。 见到张軏态度如此恭敬,朱祁镇的脸上充满了笑容,直接从起身过去亲手扶起,还无比亲近的说道:“张爱卿乃朕的股肱之臣,如今身处南宫何需行此大礼?” “君臣有别,就算陛下厚爱,微臣也要恪守臣子本分!” 张軏的这个回答,让朱祁镇心中感到愈发的满意,他有些感慨的说道:“如果满朝文武俱像张爱卿这般忠君爱国,可能就没有朕今日退居南宫的一幕了。” 别的话张軏还敢接,这句话在没有弄清楚太上皇意图之前,他只能躬身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张爱卿,朕在塞外便曾听闻,英国公的爵位传给了庶子张懋,这等无视嫡庶长幼之举,简直就是与礼不合!” 朱祁镇说这话的时候,简直就是一脸的愤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跟张軏有着感同身受之举。按照礼法自己是父皇唯一的嫡子,郕王压根就没有资格窃据至尊之位。如此礼乐崩坏,日后岂不是国将不国? 同样这句话也说到了张軏的心坎上,他终于忍不住愤愤不平回道:“兄长在世之时,从未说过要让庶子袭爵,只可惜在土木堡一战马革裹尸,陛下便做主让那张懋继承了爵位。” “一个年仅九岁的幼子,何德何能掌管偌大的英国公府?” “张爱卿所言甚是,朕对此事深有同感,自古传承立嫡立长。如果朕能再登大宝之位,定拨乱反正还一个朗朗乾坤!” 英国公爵位,就是孙太后早就许诺给张軏的筹码,现在通过朱祁镇的嘴中说出来,就相当于君无戏言板上钉钉。 当然前提是,朱祁镇是否还能重登大宝之位? “上皇圣明!” 张軏得到了想要的承诺,再度跪下以示忠诚,到了这一步朱祁镇也无需在遮遮掩掩,直接开口道:“朕御驾亲政鞑虏,命郕王居监国之职,暂代大统之位。” “未曾想要雀占鸠巢,朕逼迫禅让退位成了上皇,囚禁于这南宫之内。” “郕王目无君上,目无兄长,乃为天地所不容。可如今朝中奸邪当道,迫切需要如张爱卿这样的忠义之臣振臂高呼,不知张爱卿可否愿意与朕一同再创开明盛世?” 朱祁镇囚禁于南宫之中,堪称是度日如年,时时刻刻担心着朱祁玉会向自己下手,某天宫中传出来上皇暴毙的消息。并且再这样拖延下去,等待景泰元年的大比结束,就有着一批属于景泰帝的天子门生进入朝中。 可别小看了天子门生的作用,很难说里面不会出现第二位沉忆辰这样的狠角色,起到改变朝局的关键作用。 钦点沉忆辰为三元及第,是朱祁镇这辈子目前为止最后悔的事情,御驾亲征都只能排在后面。死亡的威胁加上时间的紧迫感,他需要尽快拉拢张軏等效忠于自己的老臣政变。 否则时间拖的越久,复辟的希望就越低! 面对朱祁镇的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