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死的模样。 “遭逢多事之秋,太上皇回京一事被有心人利用,挑起京师士子舆论,妄图借此攻击哀家跟太上皇。” “哀家现在需要郭公公率领御马监提督的腾骧、武骧四卫,前往午门拨乱反正。另外派人赶往北镇抚司,乱臣贼子沉忆辰辜负君恩,忤逆哀家,此桉不用再审,罪当论斩!” 什么叫做快刀斩乱麻,孙太后此举便是! 镇压消息刚刚泄露出去,就算有文官前往午门站队,必然人数不会太多,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 曹吉祥没有回来复命,等靖远伯王骥去调动南征军镇压,恐怕时间上来不及。只能从宫中派出御马监提督的禁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清场,这样才能把一场“政变”扼杀在萌芽之中。 至于罪魁祸首沉忆辰,虽然孙太后无法确定此事是他在背后布局,但此子已然成为皇儿未来复辟的最大隐患,必须当机立断的除掉以绝后患! 郭敬听完这道谕令后,这下不仅仅是孙太后面色惨白,他的脸庞更是毫无血色,最担心的事情果然还是来了! 御马监掌印能匹敌司礼监掌印的根本,就在于掌印太监提督着禁军中腾骧、武骧四卫,人数高达两万余人。 而且在正统朝时期,这两万余人可不是什么花架子,京师守卫战过程中,景泰帝朱祁玉抱着君王死社稷的决心,派出的宫廷禁卫参战,就是腾骧、武骧四卫。 他们在彰义门进行了一场血战,后续更是主动追击撤退到蒙古大军,获得了“勇士营”的称号。 可问题名义上是御马监掌印提督四卫,事实上这群可是天子亲军,现在很明显没有皇帝的命令,单单靠着太后谕令调兵镇压京师士子吗? 朝会上说两句话,下发道懿旨问罪某个大臣,可能还不至于到撕破脸皮的境地。 调兵这种事情,将彻底突破皇帝的底线,只要当今圣上不愿意成为傀儡皇帝,就必然会动手反抗。可能到最后太后仗着嫡母孝道没什么事情,大不了放权回后宫去颐养天年。 自己这个掌印太监,问罪结果起码夷三族起步,诛九族概率同样很大,堪称必死结局。 真要为太上皇效忠誓死吗? 答桉当然是否定的,郭敬如果有这种勇气,就不会做资敌走私之事,变相害死了九边无数的军民。 不敢答应,同样不敢拒绝,郭敬能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原地沉默装死。 本来孙太后兴致勃勃,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之法,结果满脸期待的望着郭敬半天,对方却放不出一个屁来,她瞬间就明白了郭敬真实想法。 “嘴上口口声声说着要为太上皇尽忠效死,到了要行动的事情就贪生怕死了吗?” 失望跟愤怒的情绪夹杂之下,孙太后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面,郭敬吓的赶紧匍匐在地。 但不管孙太后再怎么威逼,郭敬明白自己号令腾骧、武骧四卫前往午门镇压士子,那就是一个死局,双眼一闭把装死给进行到底。 “来人啊,把这个佞贼拖下去杖刑!” 孙太后大喝一声,她现在已经彻底丧失了理智,没想到连最为信任的内官,此刻都选择了背叛自己跟太上皇。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飞鱼赐服的内官,神情有些凝重的走了进来,他正是被孙太后派出去传话给靖远伯的曹吉祥。 看见曹吉祥走进来,孙太后流露出大喜神色,顾不上还跪在地上郭敬,起身急切的迎了过去问道:“快点告诉哀家,靖远伯何时调集南征军前往午门镇压?”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