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想考进干部学院和黄浦军校很不容易。”
孔胤植何等睿智,立刻道:“那就是了。我孔家何德何能,值得李易以一省之地相酬?事有反常即为妖,此间必有说法。李司令这是托你传个话,让我亲自去见他罢了。”
孔凡也同意:“我也是如此想。您大明衍圣公身份特殊,又是孔家族长,司令不好直接相邀。便让我祭祖同时完成这一邀请,一定是有事要和我兄你面谈。”
这时众长老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纷纷称是。于是孔胤植主持完孔凡的祭祖事宜,立刻跨海来见李易。
李易见了孔胤植很是热情,寒暄后开门见山道:“衍圣公必是对长春省都用你的族人为官有疑虑吧?”
孔胤植道:“司令信任孔家子弟,胤植感激莫名。只是官场最怕任人
唯亲,如今长春省官员都出自孔门大违常理,胤植惶恐。”
李易道:“我记得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以求实现治国理念。虽然夫子是鲁国人,可并不认为异国为官有何不妥。夫子门生也遍布天下,不在鲁国为官者多矣。”
孔胤植道:“家祖胸怀天下,不讲究死读书,而是要求学生脚踏实地,能做好官才是英才。至于是哪一国做官,倒不是家祖所虑。常言说天下为公,能泽被百姓才是读书人职责所在。”
李易点头。
孔子的学说和儒家学说是有区别的。孔孟之道经过董仲舒和朱熹等人再加工,原来的民为贵君为轻被抛弃了,忠君放在了第一位。
哪怕皇帝是个胡作非为的昏君,也要逆来顺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才是好臣子。
孔子周游列国时候,秉持的原则是哪个国君用我我就为谁服务。不用我那就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国家继续忽悠。只可惜孔子忽悠一生,也没真正忽悠住哪个。
所以孔家的家学里还真没有“忠君”二字,孔胤植后来投靠满清也是有祖上遗风。
李易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和孔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