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五八章 倒霉媒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八章 倒霉媒人(2 / 3)

谢,又干了这杯酒。暗忖亏得自己有几分酒量,不然还真要出丑。这几人的酒哪个也拒绝不得。

一轮酒毕,王蹇才对陈曦说出自己的疑惑:“我说陈总裁,你的矿业学院怎么会聘请毛纺的阮厂长做副院长?”

陈曦笑嘻嘻道:“我已经向老师申请,把矿业学院改为矿业纺织学院,这样我妹子做副院长就名正言顺了。”

“矿业学院改为矿业纺织学院?”王蹇略一沉吟,就露出玩味的笑容。王蹇是老江湖,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陈曦是要向毛纺厂下手了。

王蹇心里有些不自在:毛纺厂是一块大肉,不过这样李易督办的重点工程谁也不敢伸手。陈曦现在出手了,难道是李家要大举捞钱了?

毛纺厂是公,钢铁厂是私,化公为私,李家吃相太难看了吧?

在王蹇这个层面,已经很能理解李易的心思。

太平洋钢铁公司,是继米粉连锁店后,第一个公开产权是李家的公司。

有些激进的人愤懑:觉得李家拥有的这个公司太庞大了。王蹇这样懂行的就赞叹李易的高风亮节。

要说赚钱,没有生意能比得上银行。

别人看不明白银行的利润,王蹇开过钱庄票号的,当然知道这里利润有多高。不要看太平洋钢铁公司如日中天,还远比不上银行。银行无疑是排名第一的捞金的利器。

李易完全可以把银行化为私有,谁也不能说什么。因为当初银行本金就是李易的,后来美洲的金银、黑龙江的金银,又都是李家众兄弟得到的。这才让银行一路快速发展壮大,到如今各大城市都有了分行的规模。

李易居然放弃了把

银行化公为私的机会,这还不是高风亮节什么是?

还有那个保险公司,赚钱能力也不差于银行。只是保险公司是变相的税收单位,李易出于整体利益考虑不能动。

想到这,王蹇那个挥不去的疑惑又涌上心头:李易为什么弄这么个当不当正不正的保险公司,而不是把保险公司变成税收部门?保险公司这个设置,让开荒团更像是一个商业团体,而不是国家的样子。

开荒团实设的省有南三省、台湾、辽东、漠南,再加上新设的九州,合计七个。实际控制的区域恐怕再设置几个省也没问题。所以从土地面积上说,开荒团完全可以和大明分庭抗礼了。更不要说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样规模早就应该搭出国家的架子,可事实上没有。

开荒团的几个部是李易为应景设的尚书,实际上各人还是管各人的事。比如户部尚书李汝华,就是除银行外什么都不管。

难道是李易根本没有立国的心思?那咱们这些省长怎么算?

李易心思如海,外人很难揣测,也不敢打听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利润大过钢铁公司的不仅有银行,当然还有保险公司,哪怕是上海纺织,也不差于太平洋钢铁公司吧?

李易公开了太平洋钢铁公司是李家私产,那就是给了国人一个监督的机会,开始公私分明了。同时也侧面说明李家不会染指银行和保险公司。

不过毛纺厂政府除了土地,没有直接投资。就算没直接投资,也肯定是公产不是私产。陈曦玩这一手,李易会同意吗?王蹇陷入了沉思。

张强浑不在意毛纺厂姓公姓私。

毛纺厂是营口纳税大户,谁当股东只要正常纳税,对于他来说无所谓。

唐婉晴听了陈曦的话窃喜:毛纺厂可是香饽饽,太平洋钢铁公司吞下去,那规模就更大了。

钢铁公司做得越大越好,里面有李胜信股份呢。

陈曦忽然半真半假打断王蹇思索:“王省长,我觉得我妹子和张强挺般配的,您看咋样?”

“啊?”王蹇一愣:这是什么意思?陈曦要改行当媒婆吗?

陈曦把唐婉晴和李胜信凑一起,是为了笼络李胜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