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四七章 筹办大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七章 筹办大学(2 / 3)

吝重金聘请各国冶金专家来到辽东,让太平洋钢铁公司的冶炼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个时候纵贯辽东南北的铁路大单被陈曦拿下,这一单就赚大了,陈曦已经不差钱了。

陈曦见自己旗下洋人专家过了二百人,本国专家更是七八百人,阵容鼎盛,就动了别的心思。

陈曦想起在向阳大院的时候,李易曾经说过西方有了大学,专门学习某一门学问的大学。这里的学生毕业了,就能发挥所长,创造更多的财富,研究更深奥的学问。

华夏落后了,就落后在教育上。总弄些之乎者也,玩弄文字游戏,害苦了华夏人。

现在上海兴建了许多小学、中学,自己有钱了,为什么不建一所大学?这可是华夏第一所大学,别的效益不说,单单让自己声望鹊起就值得。

陈曦让中外几十个专家研究这个事可行度,这些专家哪怕事大?一致表示可行!

陈曦琢磨了一下:建一所大学第一是师资,自己不缺。至于说这些华夏人和洋鬼子多开几个钱,那都是毛毛雨。

第二是建筑成本。在辽东这地方,自己随便圈块地,还有人敢从自己要钱咋滴?大兴土木也费不了几个钱,自己廉价劳动力多得是。

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那就得看那些专家的了。

不过选址就让陈曦有些踌躇。

沈阳有李胜信军部,有稳定环境。

辽阳是历史名城,底蕴深厚。

营口现在是最大的港口城市,特别兴旺。

大连李易坐镇,而且是辽东最南端城市,气候也温和。

算起来哪个地方都各有利弊,兹事体大,陈曦拿不定主意,就决定去向老师请教。

李易听到陈曦要斥资建大学,不由得对陈曦刮目相

看。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1088年建立的博罗尼亚大学。接着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等许多大学也相继出炉,到十七世纪,都已经有几百年历史。

李易去过岳麓书院,后世湖南大学虽然吹牛皮说在公元976年建校,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但是就是本校师生也没几个当真,更不用说世界其他国家了。把岳麓书院的开办当成大学建校之始,也只有好吹敢吹的人才大言不惭。

大学是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地方,哪是儒家某个闲人开个学堂收几个学生就能称为大学了?

李易当即就给陈曦讲解了大学里面的专业设置。

比如如果开办矿业学院,那么寻矿、采矿、冶炼、锻造、开发新的金属等等,都是需要设置的专业。如果是综合型大学,那就需要其他门类。远比单一的矿业学院复杂。

大学最大的投入不是建筑,而是各种实验室。只有强大的实验室才能吸引专家学者加入。也只有建立各种实验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陈曦本来觉得自己想的听明白,这回听得云里雾里了,干脆从自己思路出发问道:“老师,您说的就是学以致用吧?咱们培养的大学学生将来要进太平洋钢铁公司工作,所以大学选择就是离矿山越近越好吧?”

李易立刻摇头道:“错了!大学要开在繁华之地才好。”

后世京城就集中了最名牌的大学,因为无论学生和老师,都愿意到这处繁华之地教学求学。东北也一样,沈阳等几个省会城市,很快就被大连的大学压过一头。不是沈阳、长春、哈尔滨底蕴不深,而是大连更繁华罢了。

听了李易的分析,陈曦就有些皱眉,嘟着嘴道:“难不成这所大学要建在上海?那可离咱辽东有些远

,我还指望这些学生将来用得上呢。”

李易道:“上海到辽东,不过是十天半月的路程。以后蒸汽船通航,往来就更方便了,也不算远。你既然要建大学,那就争取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上海有各国来的学者,你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