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四一章 坐收渔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一章 坐收渔利(2 / 3)

日本赔款不赔款,李易也无所谓。现在他手头宽裕,也不差穷困潦倒的日本那几个钱。

谈判极为顺利,和约很快拟定

,日本使团九人,包括新右卫门,都流着泪上前签字。

轮到浅井江的时候,浅井江站起对李易道:“容我去整理一下再签。”

过了一会儿浅井江盛妆回来了,换了簇新的绣着樱花的和服,白嫩的脸上泛着红润,显得美丽端庄。

她款款的在条约上署了自己名字,用了大将军印。

新右卫门低声提醒道:“夫人,您用印即可,不用署名的。您没有官职,不用背这个骂名。”

浅井江嫣然一笑道:“这个骂名我背比阿忠背好,”又转向日本使团众人道:“日本几次历生死大劫而不亡,这一次也必然能安然度过。各位回去后,一定要同心同德,辅佐大将军,阿江拜托了。”说着深深施礼,众人慌忙回礼。

李易看着和约,心情很好,只觉得日本人真是啰嗦,回家再叙礼好不好?在签约现场玩感情,莫名其妙。

新右卫门隐隐的有些不安,道:“夫人,有话咱们回去说。”

浅井江一笑,笑得有些惨然,道:“来不及了啊。阿江有些气闷,诸位随我门外走走。”

浅井江一步迈出,忽然趔趄一下,侍女上前扶住了她,才走到门外。

门外映山红正开得荼蘼,望海寺地势高。耸,远处是山崖,更远处是大海。夕阳下,大海也红艳艳延展到天际。

浅井江痴痴的看着大海道:“海的那边,就是我的家乡。阿江不孝,愧对列祖,就不回去了。只愿葬在这里,能隔海望着家乡,就心愿已足。”说着剧烈咳嗽起来,鲜血从嘴里喷溅出来,洒在映山红上。

众人惊呼,新右卫门大声道:“夫人中毒了,快拿解药。”

浅井江这时止了咳,直起身道:“诸位不要麻烦了。我服的是断肠草,传闻神农遍尝百草,最终就死在断肠草上。断肠草九步断肠,我已经走过了九步呢,还拿什么解药?诸位试想:阿江签下如此和约,还有何面目回转日本吗?”

新右

卫门道:“夫人,我们也愿陪夫人一死。”

众人纷纷道:“愿陪夫人一死。”

浅井江神情落寞道:“大将军正缺人手,你们愿意死,就等大将军收复国土之日再死,来把喜讯带给我。”又向远处李易道:“李司令,阿江求三尺之地埋骨,还望司令成全。”

李易走上前,郑重的行军礼道:“夫人虽是女流,愧煞许多须眉。李某必建陵园,以彰夫人忠国大义。”

浅井江忽然一笑,张口还想说什么,却目光迷离,冉冉倒了下去。

暮春三月,浅井江签了中日合约后,自杀于望海寺。

李易由衷敬佩这一代女杰,为浅井江修建了墓园,并亲笔题写了一首词在墓碑上:

浩浩愁,

茫茫劫,

短歌终,

明月缺。

郁郁佳城,

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

血亦有时灭,

一缕忠魂无断绝……

许多人私下质疑李易作为开荒团司令,这样高的评价一个敌国女子是否得当?

张岱在《新青年》上,率先撰长文,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张岱在文中写道:中日是敌国不假,但是爱国精神无国界。国民不爱自己祖国,何以为人?浅井江虽是女流,视死如归的精神正值得国人学习,李易题词意义正在于此。

一时间许多媒体发声,从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谈起,阐述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人人敬仰的道理。华夏自古以来,厚葬敌国忠臣的事俯拾皆是。更何况胸怀广阔的李易乎?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思潮涌起了……

李易是真心敬佩浅井江的。

他剽窃了《书剑恩仇录》中陈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