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挪到这里了。
城墙高不到三米,其实应该算是个土围子。可是不管怎样,敌人依托这个阵地,自己进攻难度就成倍增加了。
难度增加也要打!
就算开荒团有了城,也改变不了德川秀忠进攻的决心。很快各种火炮被搬了上来,攻城战开始了。
日军的火炮比李有进团多得多,只是可惜这些火炮实心弹多,开花弹很少,杀伤力就不是很强。
李有进团炮火少些,都是开花弹,杀伤力却不小。双方乒乓乒乓互砸一通炮弹后,日军率先觉得没意思,觉得还是破城来得实际,于是派出了一个营,开始试探性进攻。
两米多高的土城,还用不着梯子一类工具,士兵随便合作一下就能爬上去了,问题是怎么靠近城墙。
这一个营的日军想打个协同作战,火枪兵冲到离城墙几十步的时候,开始举枪射击,压制城头敌人的火力。然后拿着倭刀、铁枪的士兵去爬城。
这个时候,这道不起眼的城墙就起作用了。日军火枪很难威胁到躲在城墙垛口后的敌人,敌人却能轻易打到只有简陋盾牌的日军。
一个冲锋,日军就倒下了上百人,只能仓惶退了回去。
德川秀忠和幕僚们重新研究了一下作战方案,结果莫衷一是,就是黑衣宰相崇传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用炮火轰击土城,决死冲锋一个笨招。
于是日军开始集中炮火,轰击一段土城。
土城不过是用一些木料做支撑,随便夯筑起来的,哪禁得住密集炮火打击?很快这一段城墙就七零八落了。
日军嗷嗷叫着猛冲过去,到了土城跟前才发现城下还有两米来深的沟。
想攻城必须要先过沟。过沟难度不大,只是跳下去
爬上来这么一折腾,开荒团的手榴弹就起作用了。
手榴弹最能发挥威力就是在有限空间爆炸,丢到壕沟里的手榴弹对日军杀伤极大,一天苦战,日军丧命近千人,也没能攻进城去,傍晚时候,只能退兵。
当晚德川秀忠再次召开作战会议,一干人主意出了不少,都是迂回进攻什么的垃圾主意。
土城并不坚实,你迂回个什么劲儿?你跑到哪,敌人不会跟到哪?
德川秀忠为自己一帮部下欠缺智商发愁。
不过他也没什么好主意。就这么一道土围子,能挡住大军脚步?看来还是进攻强度不够。
第二天,日军集结重兵,准备进攻。一夜之间,敌人把土城又垒起来了,没办法,只好重复一遍炮轰过程。
这一天日军准备了许多木板,不用下壕沟了。进攻也更猛烈,士兵多次冲进土城,但还是被打了出来。
李有进炮不少,用得上的不多。
单单缴获日军一个师的火炮就有许多,都丢在仓库里。炮兵是一个技术工种,普通士兵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火炮测距技术。更不要说日军火炮都是临时装填火药,没经过训练的连装药这一关都过不了。
火炮这东西真不是越落后越好操作,恰恰相反,而是越落后难度越高。李有进鼓捣两天,最终还是放弃了使用这些火炮的念头。
控海的岸炮都是重炮,威力很大,不过很难掉头轰击日军。尤其是没有提前测距做标记,准确性更无从谈起。
只有移动方便的迫击炮,才是开荒团最得力的臂助。
虽然短兵相接双方炮兵都没法炮击对方士兵,但是每到日军攻进城内的士兵多起来,李有进就组织迫击炮群用密集炮火,阻断日军后续部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把城内敌人消灭或者打退。
最开始李有进团和郑芝龙团还能轮换防守
,随着日军疯狂进攻,两个团只好都一起上阵了,拉锯战打了半个月,日本兵死了五千多,开荒团这边也有了两千多人阵亡,虽然士气还高,却成了疲惫之师。
这天一大早,李成勇忽然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