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什么棋谱都随便可找来看。这是高手对局谱很难得的时代,许多人得了对局谱秘而自珍,根本不愿意显露出来。李易的棋谱还真不是一般人见得到的。
过百龄一生光明磊落,心思单纯,也不藏私,当即道:“那我就把这几盘棋摆给你看。”
本来两人要回对局室,奈何众人也嚷着要看,于是过百龄就干脆在大棋盘上,凭记忆复盘出那几盘棋。
众人知道这是顶尖高手的对局,自己没权利批评,所以就是鸦雀无声的观看。
算砂看了李易的棋,刚开始算砂还批评几句李易这个子打入过深,那个子弃得大了。过百龄也不搭话,只继续摆棋。随着棋局进展,李易妙招纷呈,算砂眼睛直勾勾看着棋盘,入定了一般,一言不发了。
过百龄住了手笑道:“我初次和李易对局,最开始也是如您这般,在心里批评他的棋,可是渐渐的就有使不上力的感觉。一盘棋也没觉走得有多坏,反倒是好像处处得利,占了便宜,终局却输了。今天看到您指责的招法和我一样,甚至口气都相似,就知道您虽然略强于我,终究有限。还是看不出这棋的奥妙”
算砂被过百龄的话惊醒,面色有些黯然,道:“棋以力胜,所以评价棋手才用棋力二字。李施主的棋不着力啊。”
大桥桂树站在一边,看得不甚明白,这时问道:“就是说这个李易的棋力不如您的棋力了?”
算砂摇摇头道:“李施主的棋轻灵飘逸,很少力战,总能诱之以利,待你得到了便宜才发现是饵,我一生真未见如此下棋的人。也许李施主棋力不如我,可我们说的棋力,是力战的力,李施主的力,是对全盘的把握是另一种力,真想立刻能和李施主下上几盘啊。”
过百龄道:
“李易的棋天马行空,灵活变通。您的棋和他的棋不在一个层次。”
算砂道:“过先生这样说我不同意。单比灵活变通,这天下又怎有人及得上老僧?老僧多年前就提出废除座子,解除棋盘上的束缚。现在我的学生下棋都已经不再用座子了。这才是灵活变通的极致。”
过百龄一惊,问道:“您都已经不用座子了?几年前李易曾和我说过,座子约束了棋手的思想,希望我能走出新路。可是我几年来独自琢磨,也未研究出好的办法。”
过百龄是华夏围棋史上的天才,但是李易希望过百龄完成围棋改良,还是不现实的。原因很简单:过百龄的弟子不过是三五个人,华夏的棋手各有传承,谁听你过百龄的?
你提出废除座子,别人还是一样用座子,没人和你下无座子的棋,不是徒呼奈何?
所以华夏大大小小的改革,都一样举步维艰,传统势力的强大,在围棋上也一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算砂所处环境不一样。
日本的战国时代是个性解放的时代,很有华夏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意思。一个最大的体现就是蔑视传统,更不要说这个传统还是华夏的了。所以算砂呼吁废除围棋座子一呼百应,根本没有阻力。
日本国小,围棋高手又集中在京都和江户,几乎绝大多数高手都是算砂门下。其余几大围棋世家也不反对,举国都无拘无束的探索起来。
所以才会出现日本废除座子几百年,华夏还墨守成规。即使后世清朝出现了范西平和施襄夏这样巅峰型高手,也脱离不了几千年的巢窠。
这不是华夏棋手棋艺不如算砂,实在是没有围棋改良的环境。
听到过百龄说李易也提出过废除座子,就轮到算砂惊讶了:“怎么?李易也有这个想法?”
过百龄道:“李易对我
有厚望,希望我能废除座子制度。可惜没人响应,我独自摸索,根本走不出新路,辜负了李易的希望。”
算砂道:“老僧这些年早不习惯用座子,座子棋也许老僧不如李易这样的天才,可是不用座子,那李易就肯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