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族对这个发源地并不留恋,后世也没有着力发展,只是把一些犯人流放到这里。
尤其是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大批的犯罪官员源源不断的流放到宁古塔。这些人有知识有文化,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李易知道宁古塔这个地方,也知道宁古塔距离哈尔滨不远,他想的就是沿着黑龙江走,就可以控制北方。
李易根本不知道他规划的移民路线到底绕了多大的弯路。
从海参崴到黑龙江入海口,再从黑龙江入海口到后世哈尔滨一代,就是五六千里路。
实际上,从双城卫直接沿陆路出发,抵达宁古塔,也就是后世的牡丹江,不过400里。李易想当然,把高迎祥这支移民大军支使得绕了好大一个圈子。
高迎祥更震惊的是从双城卫到宁古塔,有一条大路,而且一打听这些土著,居然这路几百年前就存在,也许千年前就存在。
高迎祥不由得暗自感叹:“看来司令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神啊,去宁古塔从这里出发多近啊。不过司令让我顺黑龙江走,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呢?司令那样高瞻远瞩,应该是有深意的!”
双城卫掌管文献图册的女真族长者很博学,能说流利汉语。李胜东也不难为这个人,详细询问了双城卫和宁古塔,又问了黑龙江流域的情况。这个人如数家珍,细细道来,李胜东才感觉到大师兄真的可能是瞎指挥。
在李易的印象里,东北就是不毛之地,不然怎么会棒打狍子瓢舀鱼?咱们会有后世闯关东?
其实,女真人的祖先在九百多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渤海国。
当时渤海国国土面积非常大,不仅包括我国的东北地区,
还包括朝鲜半岛部分地区,以及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这个国家文明程度也相当高,农业、渔业、畜牧业、纺织业都很发达。可惜,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常出现的不是文明淘汰野蛮,而是野蛮奴役文明。
当契丹族崛起的时候,不仅推翻了渤海国,还对女真族进行了大屠杀。宁古塔这支建州女真苟延残喘几百年,辗转迁徙,虽然人丁单薄,还是再次雄起建立了后金。
从渤海国到金国到后金,女真这个民族不时绽放灿烂光辉,本来这种灿烂要达到一个极限入主中原的,可惜遇到了李易这个糊涂的家伙。
李易自以为是的认为整个北方都是文明未曾踏足的地方,只有一些凭武力解决矛盾的野蛮人。 既然人口又少又野蛮,那把这些人赶回森林做猎人去算了。
他哪知道人家女真人根正苗红,咱们喊大唐盛世的时候,人家建立的渤海国文明程度和大唐一南一北交相辉映,咱们喊大宋的时候,人家建立的大金国打得大宋妈都不认识。
说起来也不怪李易,后世课堂上学习的华夏历史就是汉族历史,少数民族内容都一带而过,他哪记得这些。再说就算记得了,现在女真人落魄了,野蛮了,他还是要代表正义消灭它。落后就要挨打嘛,至理名言。
双城卫到宁古塔,再到后世哈尔滨,几乎千年前就有了通衢大道。沿这条路走比海上过去近得多。李易脑袋里还一直认为蛮荒一片,无路通行,这乐子就闹大了。
既然已经搞明白了,按理说李胜东的海上运输任务就算完成了,下一步高迎祥沿这条路安置百姓就可以。海军大不了帮助高迎祥,把北方残余的抵抗力量消灭,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也就万事大吉。
双城周围是沃野,被撂荒的沃野。
其实,就高迎祥这十万人,哪也不用去,就是海参崴到双城卫一带,也轻松安排得下。还什么继续向宁古塔前进,向内地前进啊,都不需要。
可是高迎祥思虑再三,不同意这样做。
高迎祥当初要了民军第一师的称号,如果浅尝辄止,以后在江湖朋友们面前就下不来台,他感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