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直到打服。开荒团连打服都不是,直接奔灭国去的。
安南传承千年,说灭就给灭了,而且大掠安南百姓变成奴隶,这大概连霸道都不是,这是疯狂啊。
天欲使之亡,必使之疯狂。这难道是老天爷要灭了开荒团的征兆?可开荒团方兴未艾,活蹦乱跳的,怎么看也不像受了天道惩罚的样子啊。
当五国联军大举进攻开荒团的时候,何宗彦在礼部拍着大腿道:“古人诚不我欺!”
他认为这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开荒团穷兵黩武,这回报应来了吧?
可是不久何宗彦就有些怀疑:这报应力度是不是不够啊?
看看西班牙大军攻打上海的结果:三十来艘战舰被俘虏,两万登陆大军死的死抓的抓,上海人民欢呼雀跃,各方百姓歌功颂德,这西班牙不像是替天行道,咋好像是送人头来了呢?
等到五国联军进入黄海,何宗彦最开始慌了一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个弄不好大明就要被牵连。五国联军打败开荒团后,登陆天津,马上就威逼京师啊。这京城离海边近可太不好了。
可是他发现开荒团该做什么做什么,移民也在继续,听说就是一个崔秀带着几十艘战舰,在黄海上和五国舰队躲猫猫。
这天罚难道就是这个力度?
再接着,就是李胜信十万大军北出沈阳,一路攻下抚顺和赫图阿拉城,听报纸上说,李胜信是打算从陆上去灭了朝鲜。
这是开荒团恼羞成怒了,海上直接占领庆尚道折戟沉沙,就换了路数。
最可怜的是后金。后金也和大明是死敌,连加入五国联军的机会都没有,老巢赫图阿拉城就被端了。
这后金也太弱了!
不对啊。后金如果弱,
能这些年来,拖垮了大明财政吗?
何宗彦觉得开荒团不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就是个怪物。
当年李易在京师的时候,他对这个年轻人就看不透。年纪虽小,八面玲珑,把满朝大臣玩弄于掌上,不过好像大家都没吃亏,每个人都发了一笔横财。他当时也得了股份,在辽东有一片地呢。
何宗彦当时就琢磨不明白,李易操作的向辽东移民,百姓受益了,商人受益了,大臣受益了,开荒团当然也受益了。
谁都受益,哪个吃亏了?后金?辽东本来就不是你后金的,你亏什么亏?!
那么是大明?辽东除了那几个城堡,大明别的什么也控制不了,亏什么亏?!
琢磨来琢磨去,敢情这是一个多赢局面。
这次让他出使营口,何宗彦就有些纠结。
他纠结的是他见到李易,该用什么礼节。
何宗彦论起来和李易是有缘分的。后世的历史上,何宗彦荣衔也是和李易一样的少师。可惜现在不是。少师从一品,他是正二品。
那以下属见上官的礼仪见李易?不行不行,这显然不合适。
少师是个荣誉,不是实职。自己实打实的礼部尚书,怎么会是下官?
那么把李易当做另一国的国王?
也不行。
且不说李易并没立国,开荒团的上海完全对大明开放,官员和百姓自由往来,就连李易也经常在大明境内溜达,这根本不是两国的样子。
这可难坏了以精于礼法著称的何宗彦,就在见到李易前,他也没想出一个章程。
不过见到李易后,他就释怀了。
李易满面春风,把他接进山庄,除了在山庄外两个拱手为礼,进了屋子,就是分宾主落座,根本没有繁琐礼仪。这让何宗彦轻松的同时,又有些失望:我好歹是大明礼部尚书,你这就当成走亲戚了,还是同辈的,这合适吗?
哦
,想起来了,开荒团已经全面废止了在公共场合大礼参拜的规矩,人家不时兴磕头了。
还好还好,这如果还是老规矩,谁该给谁磕头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