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沉吟道:“李胜石参加过收复安南,从朝鲜庆尚道退兵的时候,还阵斩了朝鲜第一武将李梁,可谓虽败犹荣。尤其是国战而死,就谥号‘忠武’,追封一品镇国将军。”
礼部尚书李汝华出班启奏道:“万岁,追封一品镇国将军倒是无所谓,李胜石没有后人,口惠而实不至,我们大明不搭什么。可是这‘忠武’谥号不妥。从古至今,只有诸葛亮、岳飞几人得封。都是忠心辅国的重臣。李胜石第一官级低,有些拔得过高。第二他辅的国可不是我大明。臣以为万万不可,当换一名号。”
古代的谥号是一种哀荣,也不是随意封赏的。要符合这个人一生言行,属于盖棺定论。李汝华身为吏部尚书,对这谥号自然敏感。立刻引起许多人附和。
这时杨镐出班奏道:“万岁,臣以为陛下所封恰如其分。”
自古奸臣都是能讨君主欢喜的,杨镐也不例外。万历帝见乱哄哄反对自己的,早已经不耐烦。自己这金口玉牙,怎么总不能说得算呢?现在杨镐的话深得他心。这是给他救场来了。
万历帝道:“爱卿说说看。”
杨镐道:“李易身负皇恩,分封的官员也是大明的官员。陛下追封自然合情合理。开荒团师长率兵两万有余,这样级别的军官第一次出现阵亡,恐怕不是特殊情况,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级别的高级将领出现阵亡,毕竟开荒团战力无与伦比。既然如此,万岁收拢开荒团军心,这样谥号虽然过于尊崇,可也自无不可。”杨镐回看众人道:“杨镐以为陛下圣明,各位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