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过来。四个洋人对望一眼,胆气一壮,开始逼了上来。
乔成东故技重施,在后面大声呼喝壮胆。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乔明远父子听见乔成东变了声搞的乱叫,四人终于克服了恐惧,拿着镐头耙子也冲了出来。
华夏人到哪都对土地亲,乔明远家也不例外。院子虽然小,还是种了些蔬菜,农具不
缺。
四个洋人见敌人人多,后出来的这几个,又拿着镐头耙子等奇型兵刃,就开始犹豫。
这四个人都是火枪兵,嫌拿着火枪逃跑磕磕绊绊碍事,都半路丢掉了。不过佩剑还留着以防万一。
葡萄牙这个时代,火枪兵的装备类似李易早期配马刀,都配了一把剑或者短斧,弥补近身战手无寸铁的窘境。几个洋人都持着佩剑,和对面拿着五花八门武器的几个人对峙。周围邻居见己方人多势众,也呼啦啦跑出来站脚助威,一下子,长沙路路口,聚集了几十人。
两个保安心里暗暗叫苦。
什么叫乌合之众?眼前这就是了。不要看着自己一方人多,这几个洋人只要一冲,估计一个带头,一帮人立刻一哄而散。还不如自己两个人和他们周旋呢,实在打不过还可以跑。现在这情况如果伤了百姓,自己二人就有过无功了。
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就听有人喊:“这有几个洋鬼子。”两个警卫营的战士出现在路口。
这两人见街道上百姓多,也不开枪,直接端着上了三棱刺刀的火枪,逼了上来。
几个洋人自然知道后面追来的是正规军,更可怕,分出两个人,防备后边追兵。
那两个战士毫无惧色,几乎没有停步,小跑着过来,突然加速突刺,一个洋人挥剑想格挡,可是突刺的力量哪是那么容易格挡的,刺刀直接惯入前胸。
另一个洋人干脆挥剑劈下,以命搏命,可刺刀加步枪,长度超过一米三,这不到一米长的短剑,没等碰到敌人的脑袋,刺刀已经刺进胸口一截了,那洋人的力气如同泄气的皮球,瞬间流失干净,剑掉在地上,人也仰面跌倒。
两个面对群众的洋人听到身后惨叫大惊,只不过一眨眼功夫,出什么事了?刚想回头,后心一凉,已经被刺刀刺中要害。“噗通噗通”,先后倒在地上。这两个战士可没有什么背后下手不是好汉的顾忌。
后世已经无数次证明:刀剑一类武器,远远不如步枪上刺刀好用。可怜老百姓被抗日神剧误导,只以为华夏的大刀队对上拼刺刀的日
本鬼子有多牛叉。却不知道两个大刀队队员,也未必拼得过一个鬼子。
一寸长一寸强,在战场上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个时代火枪上刺刀,握持手法和突刺角度,都需要很强技巧。不过说一起到一万,也只不过是一个动作定型罢了,只要能吃苦,多练几次,都能熟练掌握要领。
杀死这几个洋人,这两个警卫营的战士真没放在心上,看看这个街道没有洋人了,也没和大家打招呼,转身就跑向别的街道了。
两个保安互相看了一眼,一个问道:“大哥,咱们的武功,在刺刀面前有用吗?”
另一个保安摇摇头道:“那刺刀刺出,快得闪电一样,真的实在太快了,换我是躲不开,也招架不住。这就是总裁说的千招会不如一着熟吧?”
“诶,”另一个保安叹口气道:“大哥,我是不打算练武了,我趁着年轻,要参军干几年,也搏个出身!这武功什么的都是花架子啊。你看看人家那战士,有多威风!”
可惜李胜勇没听到这话,如果听到这俩徒孙这样贬低武功,估计能气疯。这时李胜勇正大杀四方,展示中华国粹呢。
不过说回来,李胜勇平时教大家的多是制服人,不是下狠手搏命招数。因为这些保安平时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死敌,多是普通百姓。而且亲传弟子不过百八十人。就这百八十人,指点的时间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