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双方战阵避无可避,开始作战后,逃跑的一方,就会露出后背,让对方毫无顾忌全体压上射击,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戴维没有下令还击,他还随着鼓手,坚定前行。葡萄牙的战鼓隆隆在响,葡萄牙的战士勇敢前进。
孙启铭下令停止了炮击,他很佩服葡萄牙人。
一分钟时间,五轮炮击,100发炮弹,被砸烂的绝不仅仅是前三排100个盾牌手,火枪手也有几十人倒了下去。可葡萄牙人还是踏着碎步,越过伤亡同伴,稳稳前进,这份镇定果敢,真不愧是西方强军。
他的哨子再次响起,开荒团火枪兵进攻开始了。
随着这一声哨音,方阵第一排30支火枪同时举起,抵在肩头。“砰——”,30支火枪几乎同时发出了巨响。一溜火光,一溜硝烟,“噗通噗通——”,十多名葡萄牙士兵扑倒。
戴维瞬间瞪大了眼睛。
后世有个歌词叫“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火枪兵步调一致,代表的是训练有素,是镇定自若。开荒团能练兵到这个程度,太出乎他的意外。
尤其出乎意外的是,现在是9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开荒团一次射击,30枪命中半数,这是什么几率?这是葡萄牙火枪在30米的命中率!
不要看火枪兵端枪抵肩,那可不是在瞄准某一个人,只是在固定射击方向。这个时代的火枪,30米以内准确性还凑合,过了30米,子弹就飘了。90米距离应该是十不中一才对,正常来算,自己最多倒下三五个士兵,这倒下十多个,不科学啊——!
戴维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戴维的思考不过瞬息之间,他眼见敌人呼吸之间,第一排敌人已经错步让出射击方向,第二排敌人踏前半步,举枪射击!
两轮射击只需要一个呼吸时间,这一息之间两轮射击速度惊人,戴维觉得只要肯吃苦,增强协调性,不难做到。他吃惊的是这背后隐藏的东西。
敌人既然这样训练有素,必然会把握射击节奏,绝不会出现射击空当。一列10人,5息后,方阵第一轮射击完毕。
那么,按理原来第一排肯定已经准备好二次射击了,不然就会出现射击停顿。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不会出现这样破绽。这就是说:敌人装填弹药的时间快得可怕,是5息!
戴维瞬间冷汗冒了出来。
这个时代虽然有了怀表,座钟,怀表座钟也都有了分针,却没有更细化
的秒针。1分划为60秒是1345年才提出的。约在1550年,钟的表面上出现了分针。但是直到1759年,英国的哈利森才造出有秒针的钟表。这时距离提出秒的概念,已经是400多年过去了。
所以这个时代要计算比分更短的时间,东西方都往往用粗略的“息”。一个呼吸,就是一“息”。一分钟一般人呼吸15到20次,所以一息大约就是3到4秒。
戴维估算出敌人在五息,也就是20左右秒装填完弹药,彻底震惊了。
他亲手训练的部队,十息也就是40秒左右装填完弹药,他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敌人比他们快一倍。这绝不是简单的300人顶600人使用。这是说,敌人的火力比他们强大一倍!
自己原来准备的以30列对30列,看来是失策了。戴维立刻下令:击鼓变队,30列变60列。
鼓声突然一变,在这弹雨纷飞中,葡萄牙部队每列隔一人向左跨步走出一人,形成了60列。戴维打算以一次射击60枪,来更大的密度,来摧毁眼前的敌人。
葡萄牙军队忍受着不断的伤亡,默默前行,没有人开枪,只等距离达到30米最佳射程,发出石破天惊的一击。
开荒团每一轮射击,总有十多个葡萄牙士兵倒下。可是立刻会有后面的葡萄牙士兵填补空位,前排阵容始终整齐。这倒不是为了让敌人更好瞄准,而是为了随时发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