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第九章 忠言逆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忠言逆耳(2 / 3)

李胜俭一下子尴尬起来,犹豫了一下。

李易不悦道:“还有什么背人的话?”

李胜俭满脸无奈,把信递给了李易。

李易展开信,厚厚几页,内容可真不少:

“十弟:

月前,我遣一师人马,从开原北上,呼应三师兄的另一路大军,以期彻底收复北方。

如今攻城略地

,北进千里。一场大战后,已经拿下了扈伦四部乌拉部所在的乌拉城。

这里有一条江,叫混同江。仔细询问,才知道这条江就是大师兄所说的松花江。

这片地方,就是大师兄要移民的所在,真的是沃野千里。

扈伦四部其实也属后金麾下,我当再遣人马,向北攻略,为大师兄的移民扫清障碍。

对大师兄的移民,我有几条建议,听说大师兄就要去天津,十弟是移民指挥,希望找机会向大师兄进言。

不过大师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十弟一定要委婉些,说不好,又会挨了大师兄的训斥……”

看到这里,李易拍了一下桌子,叫道:“好你个李胜信,居然给我个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评语。李胜勇,你常在我身边,你说说,我是那样人吗?”

李胜勇正忙着夹菜,马上摇头道:“不是!李胜信就是皮紧欠揍。谁不知道大师兄英明神武,除了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没别的毛病?他就是胡说……”

李易瞪了李胜勇一眼,道:“住口,话都不会说!这还不是一个意思?看来,我好像真有点这个毛病?真得注意点儿。对了,李胜勇,你知道我有这个毛病,为什么不提出来?”

李胜勇嘴里含着饭,含糊道:“因为您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啊,提也没用。”

“哦,”,李易自嘲的笑了一下,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改过是很容易的。我现在就看看李胜信的建议。”说着,继续看了下去:

“十弟,大师兄的北伐,不应该只发三师兄一路大军。至少把三师兄、五师兄分开,兵分两路才对。一路走西部,直取北蒙王帐,一路沿开原向北,收拾北方残余势力。

我私下以为,灭北蒙固然重要,可是为炎黄子孙拓展生存空间更重要。扈伦四部所占土地,大部就是大师兄说的松嫩平原。现在的乌拉国就有大明以前所建造船厂,我部已经占领。

此次我没得军令,私自北伐,诶,估计又得挨训。好在也算有功,功过相抵最好。

不过我进攻路线,一路都是膏腴之地,大师兄移民在即,北伐之

师,不得不发。

我私下以为,大师兄年后决策,其错有四:……”

“我有四个错误?”李易拍案而起,“李胜信胡扯!怎么会有这么多?”

李胜俭道:“您看,我就不打算把这信给您看。您现在不就听不进去话了?这个就叫……”

“忠言逆耳!”李胜勇含糊道。他虽然吃得欢,倒是没忘捧十师兄的臭脚。不过就忘了得罪的是大师兄。被李易一个爆栗,敲得明白过来。赶紧闭嘴,端着碗溜到另一边,继续他的吃饭大计。

李易平复一下心情,再次展开书信,道:“我倒要看看他有哪些逆耳忠言。”继续看了下去:

其错一,应该两路大军北伐,互相呼应。不应该单发一路,孤掌难鸣。一路北伐,战果很可能只是击溃,不能肃清北蒙势力。甚至更强大势力,隐于暗处,留下后患无穷。

其二,过于依赖崔秀海军。

崔秀海军,本质上是海盗,顺风仗没得说,如果碰到硬仗,就恐怕一败涂地。没有严格的纪律,没有艰苦训练的部队,不可以委以重任。大师兄只见安南一仗,崔秀军取得辉煌胜利,却根本没注意里面几次危机。比如石三一部被火攻,没有李胜山力挽狂澜,恐怕彻底覆灭了。

一个师被斩将夺旗,崔秀军会士气大跌,还能有以后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