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太熟悉了。
所有人都被李易描绘的一眼望不到边,一个山坡都没有的大平原震撼了。
常言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山河纵横,土地稀少,这是共识。这世上真有这样都可开垦为良田的宝地?怪不得李易的开荒团,不停的在海外奔波,敢情海外真有好地方啊。
白鹿书院山长齐云问道:“听说这次,司令您采用的不是我们读书人治政,用的都是地痞无赖,江湖恶徒做头目。采用了把百姓,编成军管模式。这办法老夫闻所未闻,不知有何奥妙?”
李易道:“乱世需用重典,齐山长可赞同?”
齐云道:“当然,乱世刁民倍出,没有严刑峻法,怎么会有治世出现?”
李易道:“这上千万灾民集中在一起,为一个馒头,就有人可能暴起杀人。哪是一个乱世可形容。就我们一帮论道的书生,可能靠道理让那些灾民驯服?”
齐云叹道:“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饿字当头,道德文章,实在是不如拳头棍棒。”
李易道:“我
们书生管不了,您信不信这些江湖好汉能管得住这些乱民?”
齐云道:“这个我信,这些所谓侠客,好勇斗狠,刁民再刁,也怕这些人。”
李易道:“您知道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吧?周处就是横行乡里的凶徒。在他当地,和山上吃人的老虎,水中吃人的蛟龙并称三害。有人怂恿周处为百姓除三害,周处一时来了侠义心肠,答应了。杀了老虎和蛟龙后,问第三害是什么,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最后这人幡然醒悟,读书做好人去了,最终真的除了这第三害。”
齐云拊掌道:“我懂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把这些所谓侠客调离中原,立刻安定不少。这是除第一害——游侠。这些人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正好克制这些灾民。这是除第二害——刁民。北方土著桀骜不驯,正好这些人可以带领移民,和他们拼命,这是除凶顽土著第三害。司令真是好手段!”
李易苦笑道:“什么好手段啊,还不是被逼出来的。我这夹袋中缺少治政官员。北方地广人稀,本身没有成型府县。实在没办法,才花钱消灾,让这些江湖人物,收拢起来,让他们过一把官瘾,一展所长。”
嵩阳书院山长赵处一道:“此法标新立异,实在高明。就我所知,你那第一师有闯儿称号的高迎祥,带着马帮呼啸西北,人命何止百条。官府画影图形,拿他不得。这人武艺高强,可力敌百人,谁不怕他?现在司令随意拿点儿银子,就让他放弃走私行当,甘心驱遣,果然好手段!不过说回来,功劳还是在李司令身上。天下哪有第二个人拿得出这些银子?”
高攀龙道:“李易仅仅拿些银子,哪能收服这些顽徒。李易同时还给出了师长、团长的官职。李易拥有九省之地,所授官职,看着是虚名,其实已经是实打实的了。这官职足可以光宗耀祖,那些人不要说给钱,不给钱都会跟着李易干的。”
叶坤笑道:“这真是不假。李司令授我这二品大员,我可是祭告了祖先的。本不想惊动学院历代山长,可是大家坚决要求:必须祭告书院历代山长,结果还是走了这个过场。李司令是明君出世,已经得到天下人认可了。听说山东孔家,也把上千的子弟,送往上海了。我们各个书院,奉行孔孟之理,以附骥尾,正是正理。”
大家本来对攀李易这个高枝,还有些抹不下脸。叶坤这一番玩笑
,倒是让大家去掉了心理负担。
高攀龙最关心的还是身边的事:无锡是纺织业发达地区。上海纺织业对江南的冲击,在无锡已经显现出恶果了。
他关切的询问这关系江南富庶,关系民生的问题的时候,李易解释道:“上海纺纱业,冲击江南那些小纺织作坊。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大趋势。不过开荒团已经组建了渔业公司,专门吸收那些失去工作的纺织工人,工资不低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