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十六章 咸鱼翻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六章 咸鱼翻身(2 / 4)

润惊人。所以还是再三逊谢。

李易道:“其实许多事都是转换个思路,自今以后,这六安瓜片就皇帝女儿不愁嫁了。咱们现在只需多想一想,打开思路,估计这工人失业的事情,也不难解决。”

这时王少东接道:“少师大人,我也琢磨很久,这事其实也不是没有法子。”

潘作相闻言一喜。这王少东精明无比,说不定真有好主意,赶紧追问道:“什么法子?快说说,万一行得通,松江乱局可就平定了。据我所知,你们三大家年前商量了许久,都不想做这织布生意了吧?”

王少东站起给潘作相行礼道:“给大人添麻烦了。现在我也不瞒大人,咱们松江织染商会,年前商议了许久,觉得我们不像官办织染局,有管家采购,没亏只有赚。我

们被上海周长兴挤垮,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等待破产,不如自己早早结束,还能全身而退,落个过日子的本钱。所以关门大吉,我王少东不过是先行了一步,那些家也肯定会跟上来,不会开业了。”

潘作相脸色更苦。这织染业松江直接从业人员就过10万。间接的还有几万人。如果织染业垮台,松江就彻底完蛋了。这噩耗再次被证实,潘作相刚才侄子得救的喜悦已经荡然无存,换做对自己前程的担忧了。

潘作相问道:“这样多人失业,你还说有办法?什么办法可以拯救这十多万人?”

王少东道:“这办法没有李大人的支持,无论是谁,都行不通。”

李易苦笑道:“你如果让我下令上海纺纱纺织都停业,这个我也不能帮你了。”

王少东道:“岂敢。在商言商,上海这样的先进设备,早晚会出现,出现了,就会要了我们这些老厂子的命。我们现在就后悔,失去了用纺机换棉田的机会。现在我想的主意,却不是让上海暂时不卖棉布,或者提高价格,让我们苟延残喘。这管用一时,不能管用一世。毕竟治标不治本。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李易道:“那就好,你说说看。”

王少东道:“古人说:东南形胜,钱塘自古繁华。这繁华其一是交通方便,买卖兴隆。其二是渔业盐业发达,让这些海边的人起码不愁吃穿。现在做生意走动跑西,用不了几个人。但是操持我们老本行,腌制咸鱼卖,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如果男人可以去江口和海里打鱼,女人负责收拾这些打回来的鱼,腌制成咸鱼,那就发达了。河鱼虽然几文钱一斤,咸鱼就是十几文,几十文一斤了。海那么大,鱼那么多,用的男女劳力没有上限,利润还高。”

李胜青道:“咸鱼那么难吃,为什么卖那么贵?这就是什么咸鱼翻身?”

潘作相笑道:“咸鱼翻身是因为那不仅仅是鱼,还是盐啊。现在内陆官盐几百文都是寻常价格,平民百姓家一家吃不起了,就算私盐,也上百文。平民百姓花几十文买条咸鱼蒸熟,每顿吃一点当做吃盐,就能糊弄一个月,这咸鱼价格当然贵了。不过这生意还真的只能靠李司令支持。”

王少东道:“大明禁海,咱们想去海里打鱼,那是掉脑袋的重罪。再说,也只有上海的粗盐,十几文就能买得到。听说

多了还便宜。其实还有更便宜的,那就是我们干脆在海滩上自己晒盐,那成本就更低得可怜了。”

李易道:“嗯,咱们大明土地都喜欢种粮,蔬菜确实种的少。捕鱼可以补充蔬菜,不错。你们捕吧,我支持你们。”

王少东摇头道:“如果只是大人允许我们捕鱼,那我们还是干不了。大人必须再答应几样事,这个事才可做得。”

李易觉得王少东颇具头脑,其实,没有头脑的,怎么可能把生意做得那样大。李易鼓励王少东道:“你只管说说看。”

王少东道:““其一:大人得让我们成为上海市民。黄浦江口外,就是大海。给我们在海边划一片地,我们才干得。没有立足之地不成。我们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