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我们多年友情。
代善脸色阴沉。
几千人合唱的北伐,直让他心旌摇荡。
中原的民心振奋,已经不再萎靡了。
他早听说李易成立了一个军校,旨在培养
军官,招收的都是书生。
如今看这些书生兵,哪有大明学子的懦弱景象?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到了李易这里,就能成为马革裹尸为己任的战士,这李易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智慧如海,不可斗量。
后金虽然东进,可是还是占据着抚顺,与开荒团的辽阳对峙。
代善觉得这对峙要不得了。
开荒团羽翼已成,大势所趋,真的是撼泰山易,撼开荒团难。
这次回去,应该和皇阿玛立刻商议,把辽东的土地,尽数转给开荒团。
这事宜早不宜迟。李易要戮力北伐,北伐伐的是谁?后金和大明的仇太深了。虽然开荒团和大明尿不到一个壶里,可是开荒团是一个好揽事儿的主儿,四处拉仇恨值。辽东李胜义就是一头拴着的猛虎,指不定哪天李易就放开枷锁,允许李胜义进攻后金了。后金可挡不住李胜义的雷霆一击。
后金这两年,一直尽力购买武器。自己研发,那是想也别想。工匠营都被掳走了,还研发什么?都怪当初没重视这些工匠,没有把几万工匠,撤进赫图阿拉城。结果都便宜给了李易。
可是购买来的火枪火炮,钱没少花,可是无论日本的,还是西方人的,威力都不怎么样,明显不如开荒团的。
要知道李易虽然不是军工专家,可是李易知道未来军工的方向,又舍得砸银子。在东西方这些军工专家的努力下,水准更高一筹很正常。
这就让后金更加绝望。
后金虽然立国,可是自己的族人不过十来万人,其余都是附庸。打下朝鲜一道之地,已经足够立足。朝鲜那几道地,以后慢慢图谋。辽东的土地,看来必须交出去了。
《北伐》歌词,通俗易懂,歌曲旋律,又容易上口。很快高云生就随着哼了起来。
当他唱到
“遗民百年泪兮,陆沉荒丘悲兮,王业何以偏安东南,戮力北伐!”的时候,已经双目赤红,满眶泪水了。
他转回头,对叶茂才道:“世叔,我心已定,东林书院我是不会回去了,我要报考黄浦军校!”
叶茂才吓了一跳,道:“云生,慎重!你在东林年轻一代里,是翘楚啊。这东林一脉,正需要你来继承。怎么能动这个念头?”
高云生道:“空谈误国!顾宪成顾师有明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人倒真依了这个顺序,家事放在了第一位。这样一群人,不涉及利益的时候,慷慨陈词,一有利益纠葛,就见小利忘大义。照我的意思,不如及早散伙,以免遗羞后人。”
叶茂才脸也红了起来。高云生这是字字诛心了。
他何曾不对东林党人的蝇营狗苟,颇有微词。不过这党他也是奔走发起人之一。如今走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也不稀奇。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是这个德性,严于律人,宽以律己。他嗫嚅半晌,才道:“云生,你可是一介书生,不是赳赳武夫。这报考军校,不适合吧?”
高云生道:“侄儿这些年,总不忘锻炼体魄,军校要不要我,总需试试才知道。”
两人在这里私语,百姓们已经进入了欢乐的海洋,华夏千年来,终于又有了开疆拓土的英雄,他们奉命远征,血溅沙场,如今,他们凯旋了。人们开始忘情欢呼起来。
“轰!轰!轰!”港口礼炮轰鸣,鞭炮也响了起来,这可比节日还热闹,几十万人拼命欢呼,声音直抵云霄。
舰队缓缓的驶进港口。
密密麻麻的战舰,给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任凭长江口江面宽阔,也完全被战舰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