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十四章 四方云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四章 四方云动(2 / 4)

终于受不住诱惑,几乎是成群结队,来到上海投资了。这次来竞标的家族,中标的有100多家,自然是欢呼雀跃。没中标的有打算回京的,不过更多的,还是如黄松涛这般,决定留在上海,继续博取机会。

即使打算回京的那些人,也不过是要回家过年,年后还是打算要到这花花世界来。再说就算走,那也是18号以后的事儿,受降盛典,谁愿意错过。

更何况今天已经有一个消息传开,明天,将有开荒团海外军团的两个师,凯旋归来。

据说这两个师,去的地方是东方遥远的大洋彼岸。

大明原来以为:天地十方,我在中央。周围只有一些蕞尔小国。

今天总算明白了,这个世界,比大明强大的国家多得是。

这一下,让大明的自尊直线跌落,这让人情何以堪。

现在有一只大明的军队,在和西方列强角力。这可太振奋人心了。虽然这支军队不是大明官方的,可是也是大明百姓啊。谁都脸上有光,与有荣焉。

据说领军的是李胜广军长。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带3000开荒团将士出征,越战越强,现在已经是10多万将士的一个军了。仅仅这次回来的两个师,就有四万多人。

这些征战异域的英雄归来,不去迎接,就算不上华夏子民了。

《中华日报》已经连篇累牍,多日连载海军第一军的事迹。

什么夜袭费福港,击毙费福的洋人总督。

什么大战马六甲,威震八方。

什么灭国之战,柔佛颠覆。

什么血战巨港,杀敌过万。

还有华夏百人火枪手英雄们,正面硬撼荷兰那些

洋人多了数倍的火枪手,全数歼灭……

大写手冯梦龙和凌濛初主笔,不仅发表在《中华日报》,其他报纸也不吝巨资,邀请这两人出专栏。一章章,一回回,已经完全抓住了读者的心。

这两个写出过华夏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一下子炙手可热,成了大明最知名的写手。

大明的知识分子震撼了。

儒家一直教导他们:要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逆来顺受,引颈受戮。

这些知识分子早已经觉得华夏没了血性,这怎么忽然有了这样一帮铁血汉子,征伐海外?

说一千道一万,开荒团李易司令发出的灭国令,敢情只是明的,暗里早有柔佛国被灭国了,只是人家没宣传而已。

那么开荒团为什么连这样灭国战绩,都不宣传呢?

这些知识分子研究的结果,就是开荒团根本不屑宣传。

柔佛和安南比,小得太多,虽然在大明知名,可是人家开荒团是什么眼界,哪在乎这么一个小国?

说出来都感觉不好意思。人家可不是拉大旗作虎皮的大明,有点儿芝麻绿豆的成绩,就吹到天上去。

他们哪里知道,李易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以前哪有机会宣传?

就李易那张扬的个性,有这样彪炳战绩,能埋在碗里?

现在各地的知识分子洪流滚滚,汇聚上海。

上海需要的,可不仅是商人,知识分子几乎是来者不拒,再不是穷酸了。最起码你想当官,去干部学院啊。培训一段时间,出来就是一个地方官员。就是做官的地点很可能是海外。

不过这些地方已经是大明子民的土地了,还划分什么海外不海外呢?再这样说可就落伍了。

其实还有更直接可以赚钱的地方。这些商人,承接的各项工程,需要的人员物资都是海量的,哪个不需要大量识文断字的打理生意?

上海才是读书人最辉煌的地方。

东林书院这几日吵翻了天。

东林书院创建者,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嫡传弟子杨时。不过蒙古人来了,这书院也就凋敝了。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