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开荒团> 第七章 群英荟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群英荟萃(2 / 3)

郁不得志,才能写出好东西。

你看看李白、杜甫,让他们飞黄腾达,能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名篇?看看李清照,后半辈子穷困潦倒,那作品档次就“蹭蹭”往上窜啊。让他们锦衣玉食,便是有成就,最多也就如

晏几道,成就有限了。

李易道:“听说他写《初刻拍案惊奇》了?”

陆绍珩大奇:“这你也知道?你这消息太灵通了。他这书就我们几个看过啊。”

李易道:“那《二刻拍案惊奇》写完了?”

陆绍珩完全傻掉:“没啊,濛初只提个设想,还没着手你就知道?厉害啊。”

李易道:“你告诉他,他负责印刷作坊,可他心思,建大明最大最好的,他自己的书都印了,照最精美来,还有你的,咱不怕花钱!”

陆绍珩被李易这板砖砸的更晕,道:“我俩先到杭州请濛初出山吧,我都等不及大显身手了。然后你自己去找凌鸿吧,你又不是不认识他。别耽误我们正事!”

李易满心哀鸣,感情你们事是正事,我的事就是泡妞?哦,好像真是这样……

陆绍珩道:“不过你见过我小妹后,闲暇时可以去见见我另一个老乡,长我几岁,也非常有才,叫做冯梦龙。”

陆绍珩见李易表情怪异,就有些忸怩道:“不是我自吹自擂的,这人真的有些才学,虽然也是科举不中。科举不中不等于没才学吧?”

陆绍珩却是会错意了。李易发傻,是感觉怎么一下这么多超级名人打包涌出来啊。

这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好读书的又哪个不知道,也是语文必考题。

李易不明白这些人一起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西方现在正是文艺复兴时代,对应的,冥冥中华夏也进入了这个时代。西方文艺界和科学界人才辈出,我们华夏又怎么会没有对应的人才?

这徐光启、凌濛初、冯梦龙之流,都是应劫而出,自然才华横溢。

说来也奇怪,世界上这些文明古国,互相虽然不同音信,甚至不知道有这样国家,可是当一方文化突然爆发的时候,另外的文明也必然涌现出对等人物来抗衡。比如华夏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西方就会有亚里士多德一样。

现在西方科技高速发展,那天意怎么会不给华夏这个民族

降临各种人才?可恨那女真人一通爆杀,最后居然冯梦龙这样文人都会被砍头,硬生生抹杀了中华文明的这一次爆发。

所以满清的罪孽,哪是杀人那么简单,他抹杀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李易平息了一下心情道:“我肯定去拜访这个人的,不过我要先到上海拜访一个人。”

陆绍珩道:“哪个?”

李易道:“徐光启。”

徐光启是大明科学界第一达人,李易到京师就想拜访,那《农政全书》可是绝对专家级巨著,启迪后世农业科学界不知多少人。

徐光启就类似达芬奇,也是天文、地理、数学、化学、农学、文学……几乎无所不通。是华夏科学界的领军人物。

说起达芬奇,李易就想笑,他小时候知道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知道他画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就一直以为这个人是画家。

后来他才知道,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雕刻家、音乐家、数学家、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

后来许多人怀疑这是一个穿越者,这才是无所不通的典型。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同时在各方面都达到那个时代顶峰造诣?

达芬奇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一个人居然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