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几句又开始比较了,讨论张元林是顺势而为,但张元林和他们过日子不搭嘎,反而是院里的管事大爷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
不管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邻里之间的矛盾与纷争,总有当事双方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这就得轮到管事大爷来盖棺定论了。
所以大家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拿张元林去和三位管事大爷做比较,结果越比越觉得好,有思想,讲的道理也清晰明了,容易被大家接受。
只是张元林太年轻了,在众人陈旧的思想里,院里的管事大爷还得是有一定辈分的人来当,不然还没等办事呢,光是身份上就难以服众。
吃瓜群众们各自议论着,却让易中海觉得又尴尬又脸红。
不是,你们要议论作比较,就不能小点儿声嘛!
一个个的越说越大声,当我不存在呢?
因为阎埠贵和刘海中的先后撤退,现场就只剩下易中海和张元林面对面单挑,自然是易中海最容易被这些议论声干扰。
当然了,选择在这场事件中自降身份当吃瓜群众的刘海中和阎埠贵脸色也不太好看,他们只是选择看戏,又不是真的摘掉了管事大爷的身份。
他们就在人群里,能更加清楚的听到群众们都在议论什么。
一开始听到张元林被夸,这两人没啥反应,结果听到有人拿他们和张元林作比较,最后还是张元林获胜,就都不高兴了。
被一个年轻后生比下去,别说我们了,就是换你们来也不会服气啊!
就这样,张元林莫名其妙的被吃瓜群众们的议论强行拉了一波三位大爷的仇恨。
张元林擅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会习惯性的察言观色,所以很轻易的就捕捉到了三位大爷脸上的不悦神情,再结合吃瓜群众们越说越大声的讨论,这其中的缘由哪里还用猜,听都听明白了。
“唉,我属实是理解不了,就你们这样的还做管事大爷呢,赶紧退休吧,别人都说大人有大量,就你们这点小心眼儿,怕是只适合当小人吧?”
面对这种叫人无语的场面,张元林忍住了当众翻白眼的冲动,在心里一阵吐槽。
然后就听到易中海气急败坏的说道:
“张元林!你少在那里给我掰扯大道理,现在我们说的是邻里问题,又不是在说外面的事儿,你要是在外面被人拖欠工钱或者要求你打白工,那我肯定站在你这边,但我是让你帮贾家修改尺寸,你吃点小亏当回好人,让贾家拥有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养殖小屋,这样不是皆大欢喜吗?”
很显然,易中海的心态已经不行了,根本稳不住,尤其是听到周围人的议论后,变得越来越急躁。
这不,易中海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回应张元林的话,就开始继续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施压,属实是有点暴躁失智,或者是黔驴技穷的感觉了。
也是,以前的易中海又不用动太多脑子,遇事不决就道德绑架,好用的很,可偏偏到了张元林这边失灵了,根本没效果。
但易中海只擅长这个啊,他本身又不是啥文化人,一生的本事很大一部分是跟着聋老太太学的,说难听点那都是老黄历了,时代在进步,日新月异,就算没有张元林这个刺头在,易中海还用以前的老旧思想来对付人,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不过易中海表现的越急躁,张元林就越高兴,他得先疯狂起来,自己才好给他下刀子。
“一大爷,你说的皆大欢喜只是你和贾家都欢喜吧,我可不会有任何欢喜的感觉,让我免费帮人改尺寸,反正我不乐意。”
张元林抱着双臂,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姿态,甚至给人一种你能奈我何的姿态。
果不其然,面对张元林的挑衅,易中海原本还在极力忍耐的怒气瞬间被点燃,直接爆炸开来。
“好你个张元林,公然挑衅管事大爷的权威是吧?我看你是不想在这个大院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