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以为能为后世打下至少五十年太平,事实证明,还是天真了。
前世如何,此时全都烟消云散,或许老天让自己重生回来,就是给了另一次机会。
想到这二十五年来大明的变化,朱棣的心就在滴血。
听到孙若微的话,再看一看她与之前唯唯诺诺截然不同的表现,朱棣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恨!
他恨自己,当年没有及时下手杀了这个妖妇,铲除了这一祸害。
大明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与她定然是脱不开干系的。
朱棣早已经是起了杀心,转身盯了她一会儿,冷冷道:“朕与朝堂重臣商议军国大事,几时轮得到一个女人在这里指手画脚?”
“瓦剌都打到京师来了,国家危在旦夕,说来说去,你却只在乎何时救你儿子?”
“你也配当大明的太后?”
孙若微被这突如其来,指着鼻子的一通臭骂给骂得当场傻眼。
她完全没想到,即位前唯唯诺诺的郕王,会是如今这样一副触犯逆鳞的样子。
不过毕竟她还是太后,是如今大明地位上最高的人,很快就镇静下来,面无表情道:
“哀家配不配当这个太后,还得请皇帝去祖庙问一问先帝!”
“当年哀家入宫,可是奉了太宗文皇帝的旨意!”
朱棣呵呵冷笑。
的确,朕当年是瞎了眼了,居然没认出你这匹中山狼。
于谦一脸诧异地看着浑身杀气的景泰皇帝,心中全然没有脸上显得这般平静。
不知为何,他忽然间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景泰皇帝即位以来都对太后唯唯诺诺,监国时更毫无主见,军国大事都只是见他“嗯”、“啊”点头答应。
谁想到现在瓦剌围城,这位皇帝却能出现如此之强的魄力,颇有当年太宗文皇帝的风范!
于谦也道:“太后,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抵御瓦剌大军迅勐的攻势,挫败他们的先锋,提振我军士气。”
“营救太上皇之事,还是往后拖一拖吧!”
孙若微一愣,见到于谦都如此说法,群臣也都没什么意见,只好说道:“兵部尚书若说,哀家也甚为理解。”
“若是用的着金银细软的,后宫会出全力。”
叫门那种事实在不光彩,于谦刚才一句没提,其实还是给朱祁镇与孙若微留足了面子。
至于说为什么需要挫败瓦剌先锋来提振士气?
原因就是在于堡宗叫门,把之前好不容易搞起来的士气全叫崩了,这个时候要是再打个败仗,那就是败局已定,基本不用打了。
大明朝几时有太上皇这种东西了?
还需要营救?
朱棣眉头一蹙,这才记起,最开始守门将领所说太上皇叫门的事情,顿时想到了一个极为不好的情况。
这种情况,只是在朱棣脑海中出现一瞬,不亲眼看见,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于是,朱棣沉声说道:
“瓦剌大军围城,朕身为大明天子,应该登城巡视,让将士们看得见朕的身影。”
“于尚书,你说呢?”
于谦没想到景泰皇帝有如此的胆略,皇帝亲自巡视城桓,这简直是于谦的意外之喜,最能提振士气。
于谦一直在犹豫到底提不提,这次皇帝主动说出来,自然不会拒绝,颔首道:“陛下若能如此,自是再好不过,还请陛下立即登城。”
朱棣随即拂袖而走,看都没有看垂帘听政的孙若微一眼。
继位刚刚几天的景泰皇帝,就显露出如此的气质,孙若微感受到威胁,眼神中有些许的担心。
......
“陛下来了!”
“陛下来巡城了!”
瓦剌大军围城,太上皇下旨开门,城头的每一个将领都是在用抗旨的罪名硬撑着,更没脸去喊什么“为陛下而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