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仁慈?他们的部落全都纳入大明治下,他们服役,这哪里仁慈了?其他愿意并入大明的部落,可以按照赎买奴隶的半价,拿到自己部落的人头费。按人头收费,部落里面无论是老人小孩都是一个价码。”
随后,他又说出一个劲爆的消息。
相对于陆子吟亲自到来,部落的赎买才是最关键的。
小部落赖以为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草原进入新一轮的混乱时,小部落哪怕是失去自主权,也会想办法加入大部落,或是进行部落联盟,一起扛过乱战。
现在有了大明,小部落卖身计划成型,他们自然乐意把自己的族人卖了,自己去大明享福。
别的不说,至少在大明不用的担心还没睡醒脑袋就被砍掉。
“夏大人,我们部落早就说了要加入大明的。我第一个吧。”
“行。”夏海笑笑,心中美滋滋的。
有了人口,北海城就会很快升格,变成州府。自己的身份也会不断膨胀。不管怎么说,北海县令这一个身份会注定跟随自己,这是自己的功劳
。
至于百姓教化,他一点不担心。现在各民族杂居,大明军队通用语言是大明官话,跟大明做生意也好,为大明种地放牧,都要一定词汇的大明语言才行。
不然你话都不话说,凭什么赚大明的银子?
这也不是陆子吟强硬规定,而是没办法的事情。
放在陕西行都司那种民族复杂的地方,几个民族混杂在一起,各自说各自的话怎么能行,当然得统一语言,只是大明太强势了,大家都会大明语言,自然要用大明语言交流。
后世学习外语,除非需要,不然大家都是学习的大语种,而非小语种。
小语种专业性强,运用环境少。大语种虽然没什么工作范围,但可以用在生活当中。
而学习大明官话更直白的原因是,会官话跟大明直接交流,就少了鞑靼人奸商从中赚取差价。
这一数目足够所有跟大明贸易的部落都掀起学习大明官话的热潮,大家都不想跟中间商交易。甚至还有鞑靼人商队南下,直接进入长城里面,去大明京师购买物资,进行贸易。
贸易线的长短复杂程度决定利益,先吃到螃蟹的人获利的消息只会让更多人躁动,更想拥抱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