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北,如何安排,是件大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西北环境不似总督所想的那样好,稍有不慎,便会出现粮价暴涨。”
周畅开始表演,他上前一步,侃侃而谈:“粮食至关重要,一年之内西北之地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各卫所当中。现在不宜人多,西北是不缺人的。总督是都督陕西行都司,大可让下辖军户为总督效力。”
陆子吟闻言一笑:“周大人高论,学生陆子吟算是领教了。还请周大人细说此事,让学生好好了解这西北局势。”
周畅道:“别的不提,近日来整个西北有一个传闻,传闻总督来西北是为了的改革军户,抑制豪强,敢问可有此事?”
“我奉陛下之令而来坐镇西北,改革军户制度,好让我大明军队再也不会听命于世袭军官,而是效忠我大明朝廷。”
此言一出,在场的文官们眼前一亮。
在他们眼中,大明就是他们的大明。
真要改革军户,无论成与不成,好处最大的都是文官。
陆子吟不愧是自己人,一上来就要玩狠活儿,不怕死的人,真不错。
“那老朽明白总督的意
思了,此事简单。总督有银子,军户没银子,只要有足够多的银子,总督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军户制度败坏,许多军户之所以还在边塞,纯粹是户籍就在边塞,囊中羞涩。”
“只要总督隐忍一两个月,用银子收买了军户,给他们土地,或是让他们自由,将他们的户籍,更改为民籍。如此种种,陕西行都司的军户,很快便会土崩瓦解。至于那些世袭的千户百户,总督只要考校他们,给予他们当中优秀者擢升,无能者驱逐出军队,我大明军队便会脱胎换骨。那军户也会视总督为再生父母,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谁也没想到,周畅会在此刻站出来,老成谋国的为陆子吟出谋划策。即便是参与其中的陆子吟,这个时候都颇为错愕。
倒不是周畅所言有问题。
而是周畅的诸多手段,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这老家伙,也是聪明人。可正因为他是聪明人,才会按兵不动。改革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广,稍有不慎就会被利益集团弄死。
可陆子吟是谁,人家是文官,又是平西伯,背后是皇帝,跟夏言为首的文官集团,又是当代文官当中最能打的人。
这样的人,在大明能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