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早已下葬多时,村里人都口径一致,最后只得作罢。
这之后,王二墩就经常去刘妇屋里,死皮烂脸,说些话,做些活计。刘妇对王二墩无感,但她脸皮薄,不好闹翻,只是推三阻四的应付着。
王二墩无计可施,只得请老妇出马。一日,老妇来到刘妇家里。坐定喝茶,喝了一杯,再续一杯。忽的抬头说道:“娃子呀,你看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得赶紧再寻个男人,青春耽搁不起!”
刘妇又羞又气只说道:“大妈,这说的是什么话。我现在就好着哩,我有我娃子就行了。”
老妇吃了个闭门羹,也就直接了当的说道:“你看二墩经常来你家帮衬,村里也都传开了,说你两关系好。二墩这娃心眼好,心地善良。跟你又一般大,正合适。”
刘妇听了这话忽的站了起来说道:“不知道是谁乱咬舌头,我家人现在尸骨未寒,我咋能干出这事!大妈,这话你以后不要再提,也不要让二墩再到我家来,我耽搁不起你娃。”
老妇听了忽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脸上一阵红一真白,最后只说道:“我娃也是个实实人,给你屋干了活计,不能两手空空,让村里人笑话。”
刘妇只说道:“你看给多少钱合适?”
老妇盘算了一下说道:“一天算三十,最少有个八九天。”
刘妇进屋取了取了三百块钱说道:“算三百,多出来的算是我的感谢费。”
老妇拿了钱出了门,从此以后村里传出闲言,说是刘妇克夫,还给其取了个外号叫“刘扫把”。更有些胆大一点的孩子,会直接在刘妇背后朝其大喊:“刘扫把。”
刘妇至此非得必要也就不再出门了,还在家里养了条大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