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它自己会吃。”
“哞~”水牛突然伸长脖子扬起头长叹一声。
秦文思捂着耳朵,下意识的后退一步,这声音就像有人在你耳边撞钟一般,让脑瓜嗡嗡响。
老头看着秦文思被吓到的样子笑了一声:“你今天很害怕吧,还没见过死人?”
秦文思怔怔的望着老头,承认地“嗯”了一声。
“这可不行啊。‘人有此身,先有此心。气发于外,根之于心。’你的胆气不足,练再多本事都发挥不出来的。临阵对敌,你能发挥出平时七八分的水准就算高水平了。”
老头用竹竿敲了敲地面,秦文思会意,抬脚走到老头身边。老头继续说道:“‘大势所系在气。’在真正的实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技艺的高低,而是胆气的大小。
“练胆气才是练武之本。”
秦文思听了如照明镜,白天堵塞在胸口的一团乱麻似乎一下被解开了,赶忙后退一步躬身下拜:“敢问老先生,这胆气要如何练得呢?”
老头抬了抬手示意秦文思免礼:“我看你面相是个忠厚之人,今天我也闲着,就随便和你聊两句。这胆气和你练功一样,要天天培养,但它没有具体的练习方式。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说‘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你得在明确的知道自己每天的动作是为了什么,每一次战斗是为什么而战。只有明‘志’了,你才能够调动你身体里全部的胆气。就像千军万马,如果没有一个将令给他们统一的号令,只会是一团散沙,发不出一点力道来。
“你在学校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努力,那你的成绩必然不会优秀;你成亲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娶对面的人,那你的婚姻生活必然不会快乐;今日你在临敌时紧张到颤抖,就是你心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面临这样的危险。
“连这点意识都没有,你当然会气乱神迷,轻易被怕死的恐惧支配,毫无抵抗之力。”
秦文思听罢细细回想白天的情景:“没错,今天在那情况下我真的感觉‘我要死了’,非常怕自己和那断臂的主人一样。全身上下都被恐惧撑满,根本没想过要保护车上的财物,也根本没想过要如何应对眼前的危险。自打接到任务以来,我更没有过要努力完成任务的意识。”
秦文思又想起很多往事:“这十几年来,我的一切选择都是听从家里的安排,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在意我的意见。自己上灵山学院,都是因为家里人觉得这里毕业后好找工作。自己在学院里的目标就是成绩不要太差就行,优不优秀无关紧要。”
秦文思越像越兴奋,越想又越羞愧,真是:
“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一直对人生迷茫的自己和今天被恐惧支配的样子,不都是如这老者所说的“志不明而气不足”吗?
秦文思再次对老头做了一个深深的揖:“多谢老先生指点,晚生受益匪浅。”
老头扶着柱子想要起身,秦文思一步跨过去搀住老头。老头站起来后朝秦文思摆摆手道:“我也就和你瞎聊聊。对你能有多大的帮助,还得靠你自己日后领悟。”
秦文思连连答“是”。
秦文思还想要老头多点拨点拨,却被一阵翻过院墙传过来的打骂声打断。
“秦文思!跟我来!”
秦文思顺着声音转身望去,只见李绒儿的身影已经冲到了后门口,秦文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和老头告别后赶忙提剑追了上去。
【作者题外话】:本章中小老头对“胆气”的解说来源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吴在纲扔出的鹅暖石其时就是传说中的“飞蝗石”,材质也可以是随手捡的顺手石子,是最方便易得且廉价的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