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盛世华唐> 0187 此间乐不思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87 此间乐不思蜀(3 / 4)

的追究。

可是高延寿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他的手段只会更加狠辣。

一旦被他抓住把柄,下场会非常的凄惨。

与之相反的,和高延寿一样的降臣降将们则欣喜若狂。

这代表着他们这个集团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将来可以凭借着这种认可,融入大唐官僚体系之内。

且高延寿掌管辽东,他们也会跟着受重用,顺便让自己的家族受益那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陈景恪没有参加这场宴会,事后听说了会上发生的情况,也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一来是没想到高藏这个傀儡君王,竟然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二来是因为李世民的手段,活生生把高藏变成了刘阿斗。

故土虽好,然长安更让人向往。

和刘阿斗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何其相似。

估计以后这俩人会被人相提并论。

之后李世民又下令,从扶余城、南苏州、木底州等地,迁徙共十万户入大唐。

听到这个命令,一众高句丽权贵和官僚更是如丧考妣。

何也?

“高句丽人口组成很复杂,其中一半都是汉人,另外一半是高句丽人、契丹人、靺鞨人、奚人等等。”

陈景恪惊讶的道:“等等,一半都是汉人?怎么会这么多?”

李明达解释道:“当年汉四郡这里就有约二十余万户汉人,后来汉四郡沦陷,这些百姓大多融入了当地。”

“永嘉之乱又有大批汉人迁徙到辽东,归附鲜卑慕容氏,初步估计亦有二十万户左右。”

“正是得到了汉人人口和工匠,慕容氏才异军突起,建立了燕国。”

“后来慕容氏兵败国除,这些汉人百姓有很大一部分为高句丽所得。”

“其后数百年,又有无数汉人百姓为躲避战乱迁徙到辽东,加入了高句丽。”

“所以高句丽有半数人口皆为汉人,他们在辽东生活的太久,习俗上已经和高句丽人无异。”

陈景恪接话道:“但他们毕竟是汉人,对大唐天然有着归属感,至少不反对加入大唐。”

李明达脆生生的道:“是的,以前高句丽掌权的乃高句丽人,汉人只是底层百姓,无法左右军国大事。”

“现在大唐来了,他们有了人撑腰……这些汉人在感受到朝廷的善政之后,就开始主动融入大唐。”

陈景恪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什么无法左右军国大事。说的好像他们能左右,就会主动融入大唐一样。

坐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样的话,就算高句丽是汉人主导的国家,一样不会主动融入大唐的。

就比如高昌,一个彻头彻尾的汉人国家,不还是背弃大唐归附了西突厥。

后来李世民派遣侯君集把它给灭了。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大唐成功消灭了高句丽,这些汉人百姓的存在,确实有助于大唐统治此地。

李明达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自顾自的说道:“现在造反闹事的,多是高句丽人。”

陈景恪颔首道:“高句丽毕竟是一个存在数百年的国家,高句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还是很强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接受现实。”

李明达接话道:“扶余城、南苏州、木底州等地,是高句丽最早的故土。”

“是高句丽人最多的地方,也是对大唐最抵触的地方。”

“最近起事的,大半都是这些地方,或者和这些地方的人有关。”

“耶耶从这里牵走十万户,可谓是釜底抽薪之计。”

陈景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这既是釜底抽薪,也是切割高句丽百姓和贵族的一种方式。

把这些高句丽人牵走,打散安置在大唐内陆各地。

无法聚集他们就不敢惹事。

少了贵族和官僚的带领,他们也无法阻止起来生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