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尚书,这一次您怎么投降得这么快?”楚千秋笑吟吟的说道,让郑尚书有些摸不着头脑地说道:“忠武大人,下官又不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之人。”“这都被逮了一个正着了,下官无话可说。”郑尚书苦笑说道。上一次的刑部尚书,他可以厉声呵斥楚千秋,是因为他有底气,他没有被人抓到把柄。现在不一样了,他在这封书信上极力渲染了,楚忠武是如何的作恶多端,胡作非为,炼制僵尸,十恶不赦。尤其刚才他与景王的对话,被听得一清二楚。只要公布出来,谋反的名单里必定有他。那还抵抗什么,赶紧抱大腿,将功补过吧。“尚书大人倒是通透。”“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不能少。”楚千秋对于恩师的恩情,一向是记得的,怎能忘记孝敬他老人家。疼痛素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要加倍奉还。“忠武大人,等等……”郑尚书在这一刻,忽然后悔了,因为这个流程还真是六扇门制定的。管你招不招了,先打上三十杖的杀威棒,狠狠地教训一顿再说。若是有人落到郑尚书的手里,他也会这般处理的。以前他只觉得六扇门的花样还不够多,等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却恨这花样太多了。“啊!”凄凉的惨叫声回荡在天牢的特等房里,郑尚书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不堪。毕竟擅长折磨对手的人,并不代表他有多大的勇气,在监牢里工作的牢头们,他们在犯人面前威风凛凛,在大人物面前却卑躬屈膝。“这个算是小惩大诫。”“郑尚书,你明白自己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呢?”“帮助大人,找到景王的下落,不,把他绳之于法。”“还有呢?”“还,还有听从大人的命令。”“还有呢?”“还有?”“大人是要这尊【獬豸】吗?”郑尚书连忙拿出了獬豸,递了过去。“还有呢?”“还,还有?”“你是刑部尚书,这些年来神武朝的监狱里,到底有多少的冤案?”“最近审批的死刑,都是伱做的吧。”“这庙里得有多少个冤死鬼,你这刑部尚书,该死不该死?”楚千秋冷声说道。地方官员的权力是很大的,俗话说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太守。官员可以使用各种手段,将一个普通百姓家整到家破人亡,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但这些手段,并不是走正统的司法程序。哪怕楚千秋权势熏天,他离开了尚方宝剑,也不可能随便处死任何一个官员。他走的是皇权特许路线。如果一个官员,想要合情合理地判处一个人死刑,名正言顺地判处死刑,这在程序上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他的关系网能够一路打通到刑部,有数十名官员愿意为他开路。因为朝廷不是白痴。一旦朝廷敢把死刑的权力放给地方,地方就敢给你制造无数的冤假错案,合情合法地杀人。哪怕是一个普通农夫的合法死刑,他也必须经过层层的审批,才有可能达成这一切。刑部才能掌握杀人权。就好比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在贞观四年的时候,刑部审核死刑,只有给了二十九个人。不是因为罪犯太少,而是唐太宗太清楚地方官员是怎么玩的。所以他在量刑方面慎之又慎。如今神武朝的刑部,每年审批的死刑多达数万以上,个别年份可以轻松突破十万大关。以楚千秋的亲身体验来看,与其相信这六扇门的办事节操,不如相信这庙里有一堆堆的冤死鬼。上一次楚千秋被数万流民冲击,他们的怨恨都能凝聚出一头厉鬼。(注:678章)刑部的大牢里,每年如果冤死一堆的人,能制造出多少头厉鬼?景王也是喜欢标准化作业的人啊。“下官该死,下官该死。”“下官一定重新审查,核对冤情。”郑尚书恍然大悟,同时冷汗淋漓,连忙磕头喊道。“你当然该死。”“但现在要找一个合适的刑部尚书,也不容易。”“你经手了那么多的事情,更容易帮助有冤之人,洗刷冤屈。”楚千秋沉吟了片刻,便一掌拍在了郑尚书的头顶上,将他在上一次循环中获得的【墨色獬豸】直接打入尚书大人的眉心祖窍上,让他发出凄凉的惨叫声。楚千秋从他身上赚了一头墨色獬豸,再还他一头。这也算是有借有还了。“这头獬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