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的亲弟弟,又没什么过错,怎么可以杀了呢?
公子吕表示太叔段把西北边疆的百姓作为自己的臣民,所有的军队也归他指挥,还私自征收捐税,又强占了两座小城,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呢?
郑庄公则说太叔段是母亲的爱子,自己宁愿少几座城,也不能不听母亲的话,伤了兄弟的情分。
公子吕见郑庄公如此执迷不悟,心中十分不安,可又没有办法。
那么郑庄公真的是个大孝子,大笨蛋吗?
当然不是,郑庄公大智若愚,他什么都知道,他让大夫祭足传话,将公子吕单独召进宫秘谈。
晚上,公子吕一人去了宫中,郑庄公见到了他,一改早朝时漫不经心的态度,告诉公子吕自己担心此事有母亲做内应,所以现在不方便动手,只有宠着太叔段,等他养肥了再杀不迟。
公子吕听了,连连点头,此时的他才知道郑庄公城府极深,不可小瞧。
过了一会儿,公子吕献计道:“如果等太叔段势力壮大了,那时可不易剪除。主公一定要等他先反叛的话,那还是挑引他早点动手好。”
庄公听了正中下怀,他和公子密谋策划了一个陷阱……
几天后,郑庄公突然把国事交给大夫祭足,说自己要去洛阳朝见周天子,还打算住上一段时间。
在宫中的姜氏得知这个消息,心花怒放,立即写了封密信,派心腹手下送到京城,要太叔段五月初旬领兵新郑,夺取王位。
心腹手下跑到半路,被埋伏着士兵逮了个正着,搜出了姜氏写给太叔段的密信。
士兵将密信交给了公子吕,公子吕下令杀了送信人,密信到了郑庄公的手里。
看到这儿大家都知道了吧,郑庄公根本没打算去洛阳,他的目的就是引蛇出洞。
郑庄公让人伪造了一封假信,派心腹送到了京城,并且向太叔段讨取了回信。
太叔段收到信后,眉飞色舞,还以为母亲己安排妥当,他下令五月初五入宫夺取王位,回信中他还要求母亲姜氏在城中以白旗为号接应自己。
郑庄公临走前,还假意去了母亲那儿,告诉他自己要去洛阳朝见周天子,三五天才能回来。
姜氏听了以为时机成熟,不由得满天欢喜。
一切安排妥当后,郑庄公去了廪延,绕道前往京城,公子吕则率车二百乘,在京城附近埋伏下来,就等太叔段出兵,好关门打狗。
再说太叔段收到密信后,派儿子公子滑去卫国向卫恒公借兵,自己带着人马赶往新郑。
一路上,太叔段谎称自己奉郑庄公的命令,去新郑代管国事。
太叔段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公子吕就派士兵冒充商人混进了京城。
那些士兵等太叔段走远了,立刻放火,公子吕看见火光,率军杀进京城。
京城的军队都被太叔段调走了,老百姓怕惹祸上身,纷纷打开城门,公子吕兵不血刃攻下了京城。
进了京城的公子吕贴了安民告示,老百姓本来就不喜欢狂妄的太叔段,现在知道他要谋反的事情,都说此人必遭天谴。
太叔段出兵第二天就得知京城失守,心慌意乱的他想调转枪头去夺回封地。
可是手下的士兵早就接到家人的来信,知道跟着太叔段没有好果子吃,他们一哄而散,跑了一大半人。
太叔段见军心涣散,只好逃往鄢城,不料走到半路,探子来报,说是郑庄公亲自领兵攻占了鄢城。
京城回不去了,鄢城又被占领,太叔段率兵逃往自己的原封地共城。
共城小得可怜,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攻破了。
太叔段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主意都没有,走投无路的他长叹一声说:“母后害了我了!我有什么面目见我的兄长呢?”
说完这句话,太叔段拔剑自刎了。
太叔段死了,郑庄公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