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烽烟> 第246章:讲述【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讲述【五】(3 / 4)

天下”一词,就有很多种解释方式。

其一可以解释为平定天下;又可以解释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指用武力平定天下。

介于《说文解字》中对“平”字的解释,“平天下”一词又可以解释为天人合一,消除一切分别,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古籍名著,每一个阅读的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种理解方式,在这里不必深究。总之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个人来说我虽然崇尚“兵家”之法,但是却并不倾向于将“平天下”一词解释为以武力平定天下。

在“修身”篇中,我注释过对于平天下的解释“天下平和,表示一个公平、公正,秩序的意思”。

“平天下”于我来说,我更愿意将其解释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同时,构建天下平和,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秩序。”

平天下,公平天下百姓,使之安乐、康泰、欣荣。我想这是帝王最终的期愿。

公平天下,公平二字,最是难以做到。

什么是公平?

佛言:众生平等或公平:即诸法实相因果法性平等或公平。

可是真的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吗?我想是没有的,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由于人之差异,所以只能有相对的公平,而最后所谓的绝对公平,真的很难做到。无数代人为了这一目标而奋进,虽然尚未达到,但是也异常的接近了,我乐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绝对公平”是有希望实现的。

既然有了公平,相对的也好,绝对的也罢,有了公平,少了偏袒,人与人之间就必然会减少矛盾,如此一来,安乐的社会、欣荣的社会,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

在这里多说一点,我国儒学中,有“德本财末”一词,把“德行”与“财富”进行对比,阐述平天下之法。

不过个人倒是觉得,所谓的“德本财末”是不是可以抛去本意换一种方式解释一下。

德行固然重要,但是财富也是必不可少的。

财富是多样的,除了物质上的意义之外,还有精神上的,知识上的,政治之上等等,这些财富其实也是平天下之本。

与之相比对的,是《论语》中的一个词;“先富后教”。

这个词本意是解释经济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但是咱们在这里也是抛去其本意,把富这个字从经济上摘掉。

把“富”解释为丰富的

意思,那么这个词又可以解释为先丰富自己而后再去教育他人。

无论是“德本财末”,还是“先富后教”。其核心都是在于“治国,平天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只要是能够给百姓黎民,带来好处,带来实在,无论是怎样的方式方法,都是“治国、平天下”的大略方正。

有一句话说“江山为重”,可是“民为先”!

中国的千古之法,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已然在现在的社会中失去了效用,但是这绝对是个偶然,亦或者是说,这绝对是一种曲解,了解古人的智慧,从中索取千万年中的精髓,对于现在都市快节奏的人来说,或许是另外的一种提升自我灵魂修养的方式。

白松雨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但是他却也有自己的金戈铁马,从而他也会在自己的战场上纵横厮杀,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这样的,或许这就是出于个人性格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差异吧。

江湖中人总是给人以不喜欢亦或者是不屑于阅读这样类似于《大学》、《道德经》这样的古籍的印象,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白松雨也是江湖人,而且还是一个在江湖中很有地位的人,但是他却对于这样的估计异常的偏好,而且他经常对人说:“古书几千年上万年的东西,老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