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我来此界开神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燕国内附,郑氏开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五章 燕国内附,郑氏开海(2 / 3)

在郑三保的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根基动荡,少数几个想立足用心治理的郑氏家臣,无关大局。

退出朱崖岛后,郑三保对于自己夺岛建立政权的心思算是断了,那想完成郑氏先祖历代心愿,就只有两条路。

又是一顿交代后,郑明俨难掩激动兴奋之情,本来还以为要留在京城做质子,谁料天子如此肚量。

世袭罔替的侯爵,只要后代不过于无用,守下一份郡望世家的家业没有问题。

陛下还对海外有想法,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能否在大楚真正立足就看这次了。

嘿,郑氏开海只要新增一座大岛,就足以名垂千古。

皇城,太和殿。

“传燕国使臣觐见。”太监尖细的传唤声在殿外响起。

李隆没管郑家后续如何去做,掌握绝对力量的大楚,足以镇压任何不服。

“启禀陛下,我主愿献土内附,请陛下恩准。”燕国使臣开门见山,当即表明不远千里而来的想法。

其实使臣一直都在燕国舰队的旗舰上,他甚至跟随舰队自北海南下围堵海外联合舰队。

没有先来觐见李隆,当然也是和郑家一个想法,燕王之命,视东海之战的胜败而定。

大胜则献土纳降,大败则考虑是否认错了真主,继续在辽东固守。

李隆对于这些“墙头草”不置可否,只要提前投降,他都按照早先定下的标准接纳。

况且燕国很早就和大楚接上了线,李隆举三路之兵北伐时,燕军十万骑于晋国叩边便是如此。

“识时务者为俊杰,朕接受燕国的内附,献上来吧。”李隆端坐龙椅之上,微微颔首道。

“遵旨。”燕国使臣忙不迭行礼叩拜,马上让候在殿外的手下将东西送进来。

不是其它,正是越王钱旭曾经献过的人口黄册和燕国地图。

经过殿内几位阁老的检查,确是辽东地图无疑,因为特征实在太明显了。

燕国何以跨入百米天柱的大国行列,无非就是全占辽东。

辽东州属于外州,但却是所有外州中最为辽阔之地,有已经开发的广袤平原。

“大楚神武皇帝陛下有旨,接纳燕国内附,册封燕王为辽公,世袭罔替,另许一次子为诚意伯……”

李隆的封赏诏令,让燕国使臣失礼痛哭,直言天恩浩荡,他不负主公重托。

自此以后,燕王家族就是一公一伯,实乃大楚独有。

有的大臣或许觉得封赏太重,但李隆却觉得燕王值,不说早就有心内附牵制晋国大军,就说燕王治政也是大功。

辽东虽广,却是苦寒,人口却从大虞末期的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四百五十万,足以说明问题。

里面纵使有大量北上躲避中原战乱的人口,也不能掩盖燕王在乱世保全人族元气的莫大功劳。

“朕准备任命扬州承宣布政使邹温喻为辽东巡抚,辽公务必配合,原有的燕国臣子暂时留用……对晋国的攻势如何了?”

接下来的谈话,李隆算是弄清楚了冀州北方的形势。

晋国此前和魏国合营攻楚,损兵折将,面对十万燕骑的攻势居然节节败退。

此时晋国边关破开,燕军已经占据几座重镇,但晋军反扑十分厉害,燕军主力都是骑兵很难在冀州坚持。

“告诉辽公,大军再拖住晋军两个月就是大功,第三舰队会持续向辽东补充粮草。”

神武二年五月,李彦章中路军和张定安的东路军会师兖州,晋国所占郡县被悉数攻破,前锋兵力探入冀州。

晋国上下大惊,连忙抽调部分北方边军准备抵御楚军,可这样一来,苦苦支撑的燕骑又缓过劲来,肆意袭扰。

神武二年九月,徐州兖州秋收大丰,人心归楚。

张定安统帅三十万大军,接连攻占齐国济北、泰山诸郡,齐军不能阻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