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几天。赵策进入大厅,一进门就闻到了稀少昂贵的兜木香味。大厅内灯火耀眼,青铜暖香炉、金丝图案的屏风、浅色漆面的顶棚以及各种青铜陶玉器具反射的光芒璀璨耀眼。所有大人物们都并排落座。他们正在忙着相互交换名片[5],偶尔还能传来某个人的大笑声。在这些人的身后是一两位他们各自的族亲。这些人要么在东张西望,要么若有所思全神贯注地看着某处。再往后是侍女,她们端坐在最外面。她们所有人几乎保持同一姿势坐在同一位置,浅黄色身裙远远看去几乎能连成一条直线。而在大厅中央,舞姬们正在转个不停。
闻人恭(文念)也收到了史昂(威德)的书信。他立即返回家乡南野。返回的途中他又收到了族亲闻人穗的书信。两人便约在石垣郡来佛寺[6]相见。两人见面后闻人穗便向闻人恭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出乎她的意料,闻人恭并不在意眼下的时局,反倒是非常在意与她随行的天道教经书。
他便问闻人穗:“阿术[7]有忧愁不畅快的事吗?怎么修炼起了天道教?”
闻人穗回答:“虽然有些担忧。但我是为了了解天道教。他们最近十分活跃,发展得很快呀。”
闻人兄妹随即赶往南阳析谷与赵策汇合。赵策正为诸侯不思进取,整日饮酒作乐发愁。闻人恭想将自己所知道事告诉赵策,然而后者似乎已经全都知晓:“陛下可能驾崩了。”他看看闻人恭,后者没有反对,“至尊可能想立章武王的儿子孙谋(子名)为太子。孙谋成了新君肯定会清理掉宦官打击士人集团。话说这个章武王一家确实都是狠人呀。四代独子[8]。章武王看起来有一份遗诏,而且他已经去过钜京。问题是陛下可能怕别人矫诏,留了不止一份遗诏。但也可能是宦官矫诏。总之宦官和你们闻人家都不承认章武王那份遗诏。我是挺理解章武王的,他肯定非常生气,又害怕龙烈太子继位后绞灭他这一族。”赵策赶紧补充,“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不排除章武王就是趁陛下驾崩之际谋反作乱。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不看好他呀。主公也不支持他。所以他可能是逃回了章武国,起兵西进。目前北军五营在镇守函谷关[9]。”
闻人穗告诉赵策:“我得到的消息是禁军溃败。”赵策听到后非常惊讶,他没想到禁军居然如此轻易就败了,而且也想不到闻人家的信息竟然如此快,“北军五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是不是营中或者太尉府[10]有人希望章武王入京。太尉大人与章武王勾结了?”
闻人穗听到赵策的独到见解眼前一亮:“大人说得没错。朝中是有些心怀不轨的人。”
赵策:“总之,宦官,外戚,世家大族三方檄文讨伐章武王。我们在南线,负责讨伐章武国,过武关[11]进入京畿。东线则由主公、怀侯高豹(伯义)以及河北各诸侯负责。西线由闻人氏派系东征。没猜错的话闻人氏目前没有来得及筹集足够多的军队。西线目前并没有多少军队。”
“三路大军对付一个藩王。仍然踟蹰不前。”赵策懊恼得摇了摇头。
几天之后南路联军收到了高皇后号召联军讨伐章武王的檄文。各路诸侯才行动起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盟会。他们祷告天地,占卜吉凶[12],歃血为盟。南路盟主宜州刺史刘原(雅叔)向诸侯宣告:
“社稷蒙难,奸佞昌横。章武谋逆作乱。害贤良,戮幕府。天怒人怨。诸公豪杰,奉诏遣王师义兵西征。除奸佞,诛叛臣!”
全体诸侯齐声高喊:“诺!”
大军随即出征。就这样宜州刺史刘原(雅叔)、会州刺史何玠(仲彦)、穆乌太守潘异(承仙)、章扬太守荀丕(义慈)、临山候马绩(孝徳)、华候张房(巨产)、南阳太守费登(元麒)、沙梓国相王纠(初旺)、陈殇太守田授(拒纬)、武卫将军史昂(威德)、怀侯高豹(伯义)、漳肥太守陶芳(传徳)、十二路诸侯联合讨伐章武王。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