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金色的大海,看得人心情十分欢愉。
“不愧是天府之国。”
看过四川后,借道湖南、江西、福建,出海登上了台湾岛。
岛上四面环海,气候温暖潮湿,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水果花卉,都丰富多产。施琅所言不假,此地确实是个宝地。
只是当台风袭来时,整座岛都彷佛大海中的小舟,摇摇晃晃无依无靠。风浪过后,他站在眺望对面的大陆,那里是他的国,是他的家,是心之所向。
康熙和蓁蓁在岛上呆了半个月,便乘船回到内陆,准备北上回京。路上又视察了几个海关口岸,重开海上贸易不仅给国库带来巨大的收益,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大大的提升。
继续北上,途径扬州的时候,康熙想起这里住着一位能人,梅文鼎。李光地曾给他提过此人,数学学得比他还好。
康熙遂乔装打扮一番,前去拜访。
扬州文风重,吟诗作对写文章的才子比比皆是,但爱好数学的人极少,梅文鼎在此地颇有几分独孤求败的意味儿。
而康熙也热爱数学、涉猎天文地理,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熟悉起来,更是成为忘年交。
在扬州停留了数十日,康熙提出告辞,梅文鼎很是不舍,要带康熙见另一奇人,借此挽留友人。
“此人十分厉害,堪称地神仙。”
康熙惊讶问道:“地神仙?可是会什么法术?”
梅文鼎摆摆手,“不是不是,他可不会什么法术。我称他为地神仙,是因为他能发明出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还都很实用。”
康熙来了兴致, “什么稀罕东西?且说与我听听。”
梅文鼎瞧见他神色,就知道对方感兴趣。
“比如不烧油的灯,光照十丈;又比如不用牛马的车,不要草料不要灯油便能日行百里;又比如那木头做的狗,能动能叫,却不耗一粒粮食……”
哦?这下康熙是真来了兴致,听上去对方像是墨家后人啊。
他拱手道:“有劳梅兄替我引见。”
“好说好说。”梅文鼎摸了摸胡子,得意点头。
次日一早,几人便动身。
梅文鼎说的那位奇人叫黄履庄,亦是扬州人,少年穷困,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加上天资聪颖,爱读书爱钻研,琢磨出不少实用的稀罕玩意儿,只是如今的人要不是努力读书考科举、要不就是专心农事多收粮食,都不大瞧得上黄履庄,认为这是奇淫技巧,不务正业。
到黄家时,康熙便看到了梅文鼎口中的那只木头狗,不仅外形逼真,且能发出“汪汪”的声音,甚至能蹦跳着驱赶来人。
梅文鼎蹲下身子,拍了拍那小狗,也不知是触发了什么开关,那小狗不再叫唤,乖巧的蹦跳回去,钻进狗洞,过了一会,便有人来开门。
康熙心头惊叹,这木狗的制造,确有几分神仙手段。
梅文鼎与黄履庄是密友,有他的引荐,黄履庄待康熙十分热情,将自己这些年的发明成果悉数展出,讲解得极为详细。
康熙还亲自骑了那双轮小车,平稳的骑出半里路,他很兴奋。
这小车虽没有马跑起来快,可马精贵啊,许多人都只能骑驴骑骡子,况且这小车用的是木头做的,不必担心它劳累患病,也不必耗费草料,只要人不累,这小车就能一直往前开,若是再拓展延申,这车还能拉人拉粮食,那才是受用不尽。
晚上,他看到了梅文鼎说的大灯,叫做“瑞光镜”,夜里挂在院中大树上,其亮度堪比数百支蜡烛的光亮,哪怕是七八丈外都能瞧见其光,还不用一点油。
……
花了四五日,康熙才看完梅文鼎的发明,心中实在欢喜,这一人就抵得上养心殿造办处的大师傅了。
他看向梅黄二人,道:“我有一事,欺瞒了二位,我并非一名普通商人…”
他坦诚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