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儿子三儿子两家有心分家却因着没地方可落脚而不敢分。
直到三儿媳妇小张氏在秦五丫这边帮忙做活后,因着日日得的银钱都极多,两口子便也存了心眼。
特别是王三郎,他最是看的到自己媳妇的苦楚。每日白日里要去做活,午时,入夜又要忙活一家子的口粮,打扫洗衣照看孩子,钱虽是进账了,可人却生生又瘦了一圈。
王三郎寻思了半月就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夫妻俩也不多拿只求分得百来斤米面,银钱和地产皆是一份都不得。这要求提的着实不过分。
王大郎和林氏听了也觉得划算,毕竟王三郎一家搬出去后,就能空出一大一小两间屋子来。
林氏原本还怕孩子大了怕没地方住,现下这一家子走了,岂不宽敞。
王家公公是个没主意的,见两家都同意便也不拦着了,草草去了一趟衙门,找官家分了籍签了契书这是便算了解了。
之后王三郎就带着小张氏去了外头凭租了一个小院。虽开销大了,可两口子的日子却过的要比从前舒坦了不少。
特别是小张氏,家里头的烦心事少了,能在院子里做活的时辰却多了,每月进账足有一贯多钱,喜的王三郎见眉不见眼,只夸他这媳妇是能生金生银的。
王三郎一家搬走后,王二郎一家也有些撑不住了。
大林氏整日的在外头也不管家里的伙计,可二郎的媳妇又是个有孕在身的,一家子的老小要伺候她一孕妇哪里能忙的过来。
熬了三无日总是熬不过去,由着二郎媳妇娘家人帮忙替两人在其外县娘家临近的村子里盖了三间屋子,这两口子便也正是分家搬出去单过了。
此后王大郎家就真的成了王大郎家。
屋子宽敞少了人
吵闹,大林氏着实开心了几天,可等后头发觉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都要她计较时便也开心不起来了。
特别是分家后依旧跟着大房住的王家公公因着少了小张氏的伺候,再看大林氏自然也就给不了好脸色了。
为此,林氏着实过了十来日受气的日子。许也是因着这缘故,林氏后头在秦五丫院子里做活计就发了狠,每日能结算的银钱也越来越多。
甚至有一日林氏实在累了不想回家做饭,便干脆在外头买了吃食带回去。此后王家公公见林氏进账时常比他儿子还多,便也不敢再对林氏发作了。
因为心里的想法转变了,此时林氏见来人是秦五丫时,脸上的笑容自是多了几分真心。
其他的几个妇人随着林氏的唤声也一一回头,皆是对着秦五丫打了招呼。
只是让秦五丫奇怪的是,这些过来帮忙做活的媳妇子们寻常大多都唤自己一声秦家妹子,有几个识字的也不过是唤自己一声姑娘的,怎么今天却齐齐唤了自己‘东家’。
就连秦五丫没见过的那个面嫩的小媳妇也是低眉顺眼的唤了秦五丫一声东家。
晚上结算工钱后,她问了李氏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原来是在她去云州府的这大半月里,因着活计比往常还要忙了许多,院子里就又进来了几个新人。且这次来的新人里头便有一个姓秦的。
大家伙也都惯叫她秦家妹子的。一开始叫着也不觉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后头谁说起了秦五丫,说事时唤的也是秦家妹子。
这些几个新来的便有些弄不清楚,到底是哪个秦家妹子才是真的秦家妹子了。
后来李氏听了只有也觉得总这样唤不妥当,便让院子里做事的妇人们都改了口,叫秦五丫为东家。
‘东家’。
这词秦五丫头一次听时,瞬间有种自己是地主婆的既视感,不过说实在
的,这感觉还真不错。
进了后院的主屋,秦五丫便看见十来个妇人忙着裁剪,整理,押平,运送。虽地方不大,不过大伙各据一方,各忙各的,倒也是有条不素。
秦五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