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开出很高的工资,然后就回家养老去吧。
这真是丧心病狂的防范,绝不给你功高盖主位高权重的机会。
说实话,不让武人获得太高的实权,站在文臣的角度看没什么毛病,武将参与行政也大多不灵,毕竟能出将入相的人是极少数。
可是太浪费了,百战余生的大将就算不带兵,其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
大宋以往的做法不仅浪费,还造成了恶果,朝堂之上没有武将的话语权,有战事的时候就只有一群外行在瞎逼逼,做出的决策可想而知,许多都是可笑且不合实际的。
夜深了,四人仍在商量,狄青握着大枪站在院子里护卫。
屋里四个人,三个是整个大宋最重要的人,还有一个是他敬重的兄长,也只有这四个人值得他持枪护卫。
直到东方放白,房门终于打开了,老赵上了撵,老相公爷邀请韩琦上了他的马车,看来是要在路上继续商量了。
木子送了三人离开就回去补觉了,木家大院后院一片寂静。
老赵坐在撵上微闭着双眼,年龄大了,精神不济,一宿没睡有些疲惫,但他没有丝毫丝毫睡意,甚至有些亢奋。
按理来说他早已过了亢奋的年纪了,可他仍然忍不住,近年来第一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木子给他推开了一扇大门,里面的景色是如此诱人,让他忍不住嘴角微微有些上扬。
走的时候看到了微柔,她应该是刚起来,看上去整个人都洋溢着懒散的满足,完全不似在宫里时的乖巧,也没有往日的忧郁。
所以他只是远远的笑着跟女儿点点头就走了,女儿则有些害羞的向他福了一礼回应。
“傻孩子,只要你开心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不重要……”。
马车里韩琦也在兴
奋难抑,不时用拳头砸着自己手掌。
“相公,我看今天就商议此事吧,事不宜迟,早些定了早些推行,马上开始编练兵马”。
按木子的计划,编练禁军将与军校筹建同时展开,第一批选出的士兵将补入青龙军,第二批则由青龙军抽调的将校操练,再往后的就交给第一批军校结业的学员。
因为时间仓促,所以第一批学员的学习时间不能超过一年,这是没办法的事。
按木子的计划,京畿禁军将在两年内完成编练,初步军额大概十五万,到时这十五万大军中每一个都是健壮士卒,指挥使以上将领要有过半出自军校,每一个旅都能马上拿起刀枪奔赴战场,战力不低于青龙军的八成。
诱惑太大了,这就是韩琦一直向往的,让他忍不住要马上开始。
老相公道:“我大概思量过了,木子的计划已近完美,商议的结果是注定的,要么什么都不做,要做就只能按他的计划做,每一步都必须如此”。
韩琦叹道:“志远真有古之贤相风范,经天纬地之才啊”,这你不服不行,每一步都充分考虑到了各方利益,而且可操作性很强。
老相公脸带苦笑的看着他,悠悠道:“听说木子曾说过一句笑话,说他要真想骗人,能把人卖了还让人帮着数钱”。
韩琦一愣,“相公的意思是……”。
老相公扬了扬手里的计划道:“这份章程完美无缺,你相信这是他临时起意吗?”。
韩琦呆住了,当然不可能,计划非常详尽,问题就出在太详尽了,以自己和老相公的眼光和才智竟然没找到修改的地方,绝不可能有人临时起意就能做出来。
一个皇家军校就让皇帝无法拒绝,军中将校出自皇帝门下,意味着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没有皇帝能拒绝这个诱惑。
至于武将勋贵同样无法拒绝,他们将获得站在
垂拱殿里的位置,虽然只有对战事的参议之权,但那也是站在皇帝面前。而且他们还能进入军校教授第子,还能优先推荐自家子弟进入军校,以后家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