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总之是不能,这不合规矩。”她是皇后,是大清的国母,说句不吉利的,等皇上百年以后,自己便是太后,又怎么可以随意出宫居住呢?
“可是为什么朝额娘却可以出宫,而且几乎一整年才回来一趟,去年朝额娘回来时还送了一把小提琴给我,说是在国外旅游时买的,朝额娘为何可以不在宫里居住,额娘为什么不可以?以后三哥继承皇位,朝额娘也是要做太后的,额娘觉得朝额娘会常年在宫里住吗?”
“还有三姐姐,六姐姐说她是几个姐姐里过得最自在的,姐夫宠她爱她,十几年来一直待她如一,两人之间也插不进旁人,每年她都会与姐夫一起出海,虽然是因着姐夫的外交工作,但也算是旅游了,而且她自己也与周边国家有着生意往来,咱们大清最大的民营建筑厂与船厂也是她开的,额娘,三姐姐就算是在京里住时也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啊,还有大姐姐,也是整年待在西北,二姐姐虽然常住京里,但也会去别地云游。”
“还有五哥六哥,他们俩一个醉心于书画乐理,经常去外地与各个大儒交流,一个更是跑到美洲去了,好几年没回来不说,竟还开疆破土建了军队与国度,阿玛都说六哥最有出息了。可他们也不是规规矩矩在京里,也没有听阿玛的安排进六部啊。”
荣音被依勒佳说的哑口无言,“额娘不过说了一句,你这小嘴就叭叭的说了好些,再说了,你朝额娘是什么人,这世间的道理到了她身上便不顶用了,还有她生的那些子女,也是个个争气啊。你啊就别和他们比了。”
听荣音如此说,依勒佳依旧有理由跟她额娘再说道说道,“额娘,就不说朝额娘她们,说说四姐五姐吧,五姐嫁到蒙古后,便接管了朝额娘的毛线生意,自己的牛奶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自从朝廷越来越强盛后,也凭着自己的身份把半个蒙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省了阿玛多少事啊。她就更不规矩了,以女子之身掌蒙古权利,夫婿也是对她俯首称臣,可谁敢说她过得不好不规矩?四姐姐与四姐夫也是整年游山玩水不在京里,日子过得照样潇洒快活。”
“还有八哥九哥,他们在学业没什么造业,但也风风火火的做起了生意,两人写的戏本子额娘你自己都爱看,开的戏楼更是红火,虽说京里都说他们不务正业,但也比京中的纨绔子弟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啊。可若是按照规矩走,他们又哪里有现下快活恣意。”
荣音这下是彻底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了,是啊,时代变了,好似自从宋冉出宫后,这京里的很多东西就便了,不,甚至更早就有了苗头。只是荣音并没有把话说满,“你说的虽有理,我却也不能一口答应你,到时候再说吧。”
依勒佳不满意的撇撇嘴,不过她额娘是最重规矩不过了,能松了口已是不容易了。
虽然额娘很是古板,不如朝额娘身上总是带着宽和与和乐,但在她心里,还是自己的额娘最好了。她已经打定主意了,若是额娘不同意和她一起搬到公主府,那她就住在宫里不走了,看看到时候额娘还能不能沉得住气!总之她是打定主意了!
额娘生她养她,是这个世上对她最好的人,也是对她最重要的人,就算她日后有了夫婿,这一点也不会改变。依勒佳知道,自己是离不开额娘的,额娘也离不开她。
若是在后世,她这也是铁铁的“妈宝女”一个啊!
本以为要费劲心力才能做到的事,竟然不用她再多费口舌便成了!原因便是随着大清国力越来越强,改革与新事物接踵而至,民风与社会风气自然也是越来越开放,紧闭的宫门不知何时竟打开了,额娘门不借着各种各样的名头也能出宫了。先是宁额娘回娘家探亲,在江南住了两个月才回来,又是苏额娘去了趟蒙古看望五姐姐,再便是齐额娘与耿额娘一同去了蜀中看山水,继而钮钴禄额娘也按捺不住了,携着六姐姐一起去了趟广粤。
最终荣音也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