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14章 辽东消息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4章 辽东消息知(2 / 3)

当堂吃了军棍。

王斗也心下犹豫,确实,明军中许多家丁,个人技艺出众,很多人都是夜不收的优良人选,然他们很多又是兵油子,怕会带坏自己营中将士。

此事暂且按下,营伍整编还是老办法,新军入营,成为新的乙等军,大量有功的甲等军战士则调下任职,担任甲长或队官等,估计会调下好大批人。甲等军的缺额,则由表现出众的乙等军战士补上,成为新甲等军一部分。

此外,李光衡的骑军营,从各骑步军中挑选善骑军士,凑满一营人马。

温达兴的尖哨营,也挑选精锐战士,连上这些年训练的夜不收,凑上三总,六百人。

至于各营编制的夜不收,暂不设立,以后慢慢补齐。

王斗的护卫营也暂不扩编,还是六队三百人,三队鲁密铳手,三队刀盾手。

东路平静,所以钟调阳与韩朝原部下的甲等军守城太可惜了,所以保安州,以后将由乙等军守城。涞水之地,除留一总甲等军外,余者四总,也由乙等军担任。以后守城军士称守营,由各营的乙等军轮调。

钟调阳、杨国栋、吴争春、沈士奇、高寻、雷仙宾、黄玉金、阴宜进等部,也编入各营中。

新编营伍,又有一大批军将提拔升职,王斗除定下各营主将,余者皆由参谋司与镇抚司选拔进行,最后报由自己批准。

诸事定后,众人心中欢喜,特别高史银、温方亮等人,实打实领一营兵三千多人。

此时的大明营伍。各总兵营下副将,参将,游击多如牛毛,大多只能领一千多人。领二千人算非常不错了,相比之下,自然心下喜悦,更别说还是天下第一强军。

特别沈士奇出来得意洋洋,不久后升赏下来,自己一个守备职是免不了,只有杨国栋颇为沮丧。他忙于卢督臣之事,一直留在宜兴。等自己回到东路,大将军己经出征。

现在新军千总吴争春,高寻,沈士奇等人眼见就要升职。自己还是甲等军千总,曾在督标营的他哪能甘心?他暗下决心,这次说不得也要随军出征了。

……

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将军府议事后,幕府全力运转,从各屯堡征集兵员。东路的盔甲厂,军服厂,被服厂也全面开工,引来了一阵阵热潮。无数屯户欢呼雀跃。自家子弟,终于要参军了。

东路原各军各将们。更心动无比,要求加入靖边军。随同出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将官们,他们没资格见到繁忙的王斗,王斗麾下各将就是他们活动的对象。

保安卫城千户充任把总官的庄诲祖原与赵瑄交好,就连日到赵瑄处拜访,还有卫城守备徐祖成。

徐祖成原有亲将杨东民,就极想出战,还有原卫城守备李贻安之子李守勤——在徐祖成任卫城守备后,就投靠了徐祖成。徐祖成当时有不过家丁百人,李守勤领麾下家丁近四百,因为李守勤的投靠,才能迅速在卫城站住脚。

二人的意见,徐祖成岂能不重视?

徐祖成仗着往日与王斗的交情,连日投贴将军府,还有温方亮叔父温士彦,受保安卫各方之托,也不断到侄儿温方亮处活动。

延庆州守备李金盛,怀来守备黄昌义,永宁城守备王以德同样坐不住,他们虽只想太平过日,但他们有亲将子侄啊,也想谋取前程军功。早有前例,原州城千总田昌国亲将田启明,还有原张贵麾下家丁管队张堂功,现在都在靖边军中担任军官,前途无限。

连兵备道马国玺,都被黄昌义、李金盛磨得心烦,还有道标营将官们。

当年王斗倒没有整编他们,道标营由兵备马国玺直领,这点面子王斗还是要给马国玺的。

不过当时马国玺却趁机将道标营整编了,对营中的老弱残兵,他也是心下厌烦。所以道标营额兵二千,编后不到一千人,倒多是青壮军士,战力有所增强。

原怀来城内有游兵,不过东路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