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宫外面实在热闹,不禁心生烦闷。
这一年的春节实在是闹心,越热闹的时节,宫里头的主子就越烦心,搞得宫里面的下人大气也不敢出,就听听宫外头的喜气声也就足够了。
这一天下起了大雪,城里头大街上到处都是小孩子,拿着冰糖葫芦和小灯笼,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一天,通常他们怎么闹,大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得误了新年的喜气。
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春节期间,还祭灶天、写对联、做豆腐、割年肉、磕头、耍球、跳猴等活动。在春节期间,大街上会出现游行的队伍,且各朝代各地区都不一样:有的会演社戏,有的会舞龙舞狮,当戏曲逐渐占据人们主要的娱乐领域后,春节看戏就成了最热闹最受人欢迎的地方。这种游行,有的地方称其为“演春”。至于古代有钱的人家,就不用出去看戏了,他们会在自己家里搭戏台、邀请戏班子开锣。
春节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而元宵佳节,帝城不夜,各地春宵赏灯之会,猜灯谜、百戏杂陈,普天同庆。
而今年的春节完完全全就是百姓过的日子,萧仪也面露难色,只能把官里的人请到大殿上来,让宫里的舞姬给大家跳几曲,喝喝酒,也觉得能悠闲一下。
可是大家却都阴沉着脸,各自吃各自的东西,让那舞姬跳的都战战兢兢。
好不容易结束,听到萧仪发声,呼啦一下子人全都走了。
弄得他好不尴尬。
今年的春节在宫中也是最冷清的。
倒是凉安辰这几天,除了给高贵妃打扫院子,那就是跑到膳房里一个人做饭,宫里的下人往往都能看到一个景象:每当一踏进膳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