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的偏厅。
自从梁径把宗祠拆了,后院空出来好大一片。
去年有一阵梁坤从浔州回来,就和丁雪商量着改建偏厅。弄个小一点的会客室,冬暖夏凉的,再加一个小书房和一个不用爬楼的卧房。这样,等他身体好点,就和丁雪回来陪着老爷子。
说是偏厅,其实面积还蛮大的。
餐厅布局和江州家里差不多。
时舒坐桌前喝豆浆,忽然听到隔壁闻京磕磕巴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口豆浆差点呛到。
接着便是相似的祝寿贺词。
只是相比闻京的成语批发,方主编显得更有文化一点。
梁老爷子原先似乎站着。
过了会,吴爷应该是去前院拿多余的椅子了,传来老爷子让其他两位坐下、语气带笑的说话声。
时舒想,另外两位可能年纪比较大。
隔壁聊了没多时,梁老爷子又朝什么人问了句。
时舒隐约听到自己名字。
下秒,他赶紧掏出手机,想也不想,直接搜“给长辈祝寿可以说什么”——临考都不过如此。
“吃完了?”
梁径从侧门走进来,见他低头捧着手机,好笑。
时舒抬头看他,竖起一根手指,极小声:“等下——我背一背。”
梁径直接笑出声。
时舒赶紧上去捂他嘴,急得不得了。
梁径就不笑了,改抱着时舒看他背成语——也算暌违多年。
吴爷跟在后面看见,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进去。
年轻人真是不分场合——不对,应该是姓梁的不分场合。
可是等时舒准备好进去,梁老爷子却指着坐他左手边的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问:“记得吗?”
时舒愣了下,定睛一看,立马笑起来:“老校长。”
附小的两位校长也正看着他,一位笑着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另一位点点头,目光慈蔼:“看着就很皮。”
时舒:“……”
梁径没忍住,轻笑出声。
梁老爷子立马朝他严肃一瞥。
梁径稍许正色。
他身边,闻京乐得旁观,脸上笑容愈大。方安虞还算克制,但已经对着自己随时准备上扬的嘴巴做收缩运动了。
对面,闻康见状,低声叫了下闻京,神情里只觉得自己儿子笑起来十分没脑子。
不得已,闻京就又板回了脸。
两位老校长对着时舒说了几句话,一副笑呵呵的面貌。梁老爷子频频点头,看来也十分赞同老校长对时舒的判断。
等到四个人出来,时舒站门边都困惑了:“我小学到底有多皮啊……”
梁径只是看着他笑。
路过的人注意到,不免觉得奇怪——毕竟梁径在公司,说不苟言笑都是轻的,他太沉敛了,就算是私底下,也极少有人见他这样心无旁骛的、专注的笑。
闻京环顾四周,绕进隔壁餐厅,语气平淡:“我妈说你小时候领着全年级打架。”
时舒睁大眼,立在原地,目露惊恐:“啊?!”
小学的事他们都记不大清了,长辈嘴里听得比较多。
方安虞仔细回忆了他妈说的话,犹豫道:“好像是的……全年级混战……”
时舒:“……”
他赶紧去看一旁好整以暇瞧他表情的梁径。
梁径笑:“我不知道。”
“要不改天帮你问问妈?”
时舒吓得摆手:“算了算了——往事如烟。”
闻京哈哈大笑。
不过他小的时候确实很有“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大部分源于他十分讨人喜欢的性格,但最直接的部分,则完完全全来自他长得好看。
有多好看呢。
时舒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被同学“围”哭了。
要不是梁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