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对他出的上联要点解释起来:
“这上联里面有四个‘车’字,但里面的词性各有不同。第一个‘车’字是名词,第二个‘车’字是动词,而后面那两个‘车’字也是名词。还有第一个字与第四个字要相同。所以你出来配对这楹联的时候,不但要反映农夫当前春耕的生活,而且各种词性也要相对应。”
这副对联,在龙宏章的眼里看来,几乎成了绝对,别说眼前这小子,即使那些已考取功名的秀才、举人也难答得出来。
龙宏章特意走到小龙飞身旁,说:“你这个聪明仔,能答得出吗?”
龙宏章这副对联出得实在太巧妙了,要求也是极度苛刻。似乎在表扬小龙飞,其实是当众给他施加压力。
小龙飞用牙咬着嘴唇,心中的潮水在不停地翻滚着……
他那双眼睛四处眺望,近处,有农夫扶着犁耙在犁田或耙着水田,更远地方的几块水田里,有大水牛拖着圆圆的大木辘在辘田,以此来将犁起来的泥土压平。
木辘转动时滚轴相压,发出了“吱吱”的声音,春风吹来,犹可听到。
小龙飞眼球一转,灵犀所至,一直崩紧着的脸庞松弛开来,“有了,有了。”
龙宏章半信半疑地看着他:“你,你想到了什么?”
小龙飞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反问道:“先生,您看到了什么?”
龙宏章循着他的所指望去,见外面田野上有不少农夫在田里忙碌着,平和地说:“近处有人在犁田,有人在耙田,远处有人在辘田哩。”
“我应答的下联就是关于田的。”
小龙飞提高了声音,“田辘辘田辘辘声。”
龙宏章听后,在琢磨着:田辘辘田辘辘声
龙宏章看向龙飞,说道:“你当众解释一下你应对的下联吧。”
龙飞成竹在胸,朗声道:“先生且听。”小龙飞不慌不忙地作解释:
第一个“辘”字,指那个圆圆的木辘,是一个名词,第二个“辘”字,是辘田的动作,所以是一个动词,后面那两个“辘”字,是名词。下联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都是“田”字。老师,您要求的楹联一定要反映农活的,现在我的回答是不是各样都符合您的条件了呢?”
小龙飞这对联应答得可谓是十分精准,龙宏章觉得这个小孩的天赋非同凡品,定睛思索了一会,说:“这副对联,上下联各有七个字,短了,当然容易应答。我再出一副长一些的,你认为怎么样?”
小龙飞一本正经地:“先生出题,我正好有机会听先生教诲哩。”
“好!”龙宏章言毕,将他出的联子说了出来:
牛头煲煲牛头牛头煲裂牛头煲
随后,他便解释这个联子里独到的地方和应答的基本要求——
牛头煲是一种煲汤用的炊具,用它来煲牛头,这是农村家庭常有的事。这下联,前后用了四个“煲”字,同字同音却是不同的词性;前面那个“煲”与后面那个“煲”字是名词,里面第二与第三个“煲”是动词。
如此深奥的下联,别说是叫这乳臭未干的小孩当场应答,即使叫京城里的那些进士,恐怕绞尽脑汁当场作答也未必能够有好的答案。
听到龙宏章的解释与要求后,小龙飞摇着脑袋,没作声。
龙宏章用手轻轻地拍了一下,说道:“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特别奖励,免收你为我的学生。”
“免收我为他的学生?有这么大的青蛙随街跳?”小龙飞一脸认真地,“先生,您讲这话算不算数?”
龙宏章的脸色严肃:“我一向是牙齿当金使,现在当着我这么多学生的面,我又岂有食言之理?”
为了筹措入学的学费,龙飞知道爹娘东凑西借,也凑不够钱,自己不能进学堂来念书。
现在,听了龙宏章的话,他当然是喜形于色,拍了拍手掌,连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