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画风——华人网友在外网回复一句“Wele to a”,很少有外国人会视若无睹,不会像看到“你好”般一眼扫过,而是会怔愣好一会儿,思考一下“这个华人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有什么怠慢之处”“我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
后来在套房的琴室里,两位队长又聊起了DK乐队备受争议的歌曲。
每一支乐队乃至每一位创作者,都会拥有至少一个受争议的作品。
乌托邦乐队正缺少那样的作品,尚垒因此而感到遗憾。
譬如,容修在英国狂飙摩托车时随口唱的《妖孽》的话题和热评,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喜欢的人疯狂推荐,不喜欢的人疯狂诋毁。
再比如,DK乐队首专里的《Master&Monster》(M2)——这首歌是容修随手创作的,那时他刚回国不久,还带有少年时期反叛的影子,歌词犀利且爆粗。
虽然《M2》被归为E标歌曲,国内各大电视台禁止DK乐队在舞台上演唱,但是它却登陆了Bellwether全球音乐榜,只用半个月就一路爬到了榜首,之后还被今年上映的港岛犯罪片《双战》选中作为插曲,成为了顾劲臣饰演的“黑爵”的出场配乐。
容修搞不懂粉丝们为什么喜欢《M2》,他觉得这首歌是小儿科,简单到小孩都能弹。
两位队长为此争论了好一会儿,容修认为首专中的《定风波》更能凸显DK乐队的定位和风格,而尚垒却和疯狂的粉丝们一样推崇《M2》,当然乐队的其他歌曲,他也赞不绝口。
尚垒说:“如果一首歌能打动人,再简单又怎样?《It’s My Life》的riff也很简单吧,但它太牛了,当年我把邦乔维的那张专辑买回家,一遍又一遍地听,直到我的随身听被我妈摔坏。你的那首单曲《M2》也一样,至今我还在用它做起床闹铃。”
容修耸耸肩,说:“好吧,你赢了。”
不过,嘴上说着“自家歌曲小儿科”的摇滚少校,却并未因为尚垒将《M2》和《It’s My Life》相提并论而有任何谦辞,反而傲慢地扬了扬下巴。
容修:“作为你对DK赞赏的回礼……”
忽然间,“哒,哒,哒啦啦,哒,得拉哒”,一段很抓人的旋律从容修的指尖流出。
尚垒听出那是容修刚才弹奏一半的“脚踩琴键的小猫”。
他让容修从头到尾再弹一遍,随后就开始哼唱出歌词。
“这真的是你七岁写的曲子?”尚垒轻轻鼓掌,“你是天才!几岁开始创作摇滚乐?”
“十二岁。”容修回答。
“敬十二岁!”尚垒做出举杯的姿势,“来瓶啤酒?对了,烤肉快凉了,我去给你拿羊肉串。”
“我没有胃口。”容修说,“也不想喝酒。”
“你想吃什么肉串,羊肉?”
“我今晚不想吃东西。”
“羊肉两串,牛肉两串,我去给你拿。”
“我不吃……”
“一样一串?你喝什么牌子的啤酒?”
“不……”
“你在这等我,我去了。”
“……”
容修凝视了尚垒一会儿,并没有不耐或不悦,点了点头:“好吧。”
白翼:“……”
书房门半敞,白翼已经躲在门外竖着耳朵偷听了半天。
二哥都听傻了啊。
那个家伙,这么快就摸透了容修的性格?
这让白翼想起,兄弟们互相调侃时,顾劲臣给他讲过的,当初顾劲臣非要送容修回家的情景。
当时的场景对话就是这样的:
容修问,顾影帝,你想干什么?顾劲臣说,我想送你回家。容修问,为什么?顾劲臣说,因为我想。容修说,不用。顾劲臣继续开车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