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化宋> 第241章 金子般的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金子般的心(2 / 3)

败给了燕京错综复杂的权贵争夺。

如今大宋却也学去了,难道那位辽东之主,在大宋收了徒弟?

想到这,耶律大石简直是愤怒了!

那陈行舟也太急了些吧,他若说一声想治理燕京,想要在燕京开工坊、垦土地,燕京上下哪个不会捧着金银来支持他?大宋是给了他多少钱?

算了算了,反正燕京也管不了他,随他去吧,不过,他们大辽若是想学,自己能不能学着,试试在北方做……

他想了一开,脑力用得过度,头疼了,发现正好天色将晚,又已经到了河间府,便令船靠岸,寻了一处驿馆,准备休息。

可走在街道上时,却感觉到了不对。

有一处酒楼外,街道屋檐下卷着铺盖睡着不少人,几乎占了半个街道,如果是乞丐也就罢了,但这些人居然一个个穿得富贵,连身下的铺盖,大多都是丝绸的。

这是什么情况?

耶律大石不解,又上前询问。

“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一名坐在外围的商人拿着水囊喝了一口,才道,“明天是新矿的招股会啊,这次山水商会放出的股份有限,就一百多股,我们都是千里迢迢来买的,提前一晚排队,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大好机会啊!怎么能错过!”

耶律大石不解:“很赚钱么?”

“当然,知道沧州那矿么,自从开采后,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就回本了,如今每股一年有一万贯的纯收益,当初买的时候才两千贯一股啊!你说,这赚不赚?”那商人声音嘶哑,伸出手指头,比了个二,几乎伸到耶律大石脸上。

耶律大石怦然心动,忍不住问道:“那这新矿在哪里,多少钱一股?”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股”,但他好像听辽东的梁王提起过,说陈行舟拿他的钱给他买了什么股,说是给他准备退路,那狐狸素来神机妙算,不吃半点亏,这定是能赚钱的。

那商人道:“听说在燕京西边,要三千贯一股。”

耶律大石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钱。

但问题不大,他的随行副使是萧干的儿子,找他借点钱应该没问题……

不过,他还是有一个问题:“开那么多的矿,用得完吗?”

-

耶律大石不知道的是,赵士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推广高炉和焦炭的技术。

大宋有着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土法高炉,但却因为钢水的温度差那么两百度,始终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而没能突破那一层纸。

煤炭的去硫,才能提高钢铁的性能,而高炉修一个预热室,提高入炉空气的温度,就能把炉温达到能昼夜不停出钢水的程度。

而在解决这两个问题后,河北和山东的煤矿就成了赵士程重点关注的事情。

山西煤炭是多,但交通是真的不便,需要走汾水,再入黄河,过三门峡险滩,才能入河北平原。

但河北的煤矿多在邯郸、济宁、而真正的大头,却是在燕京附近,后世有一个段子,就是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唐山瞒报的产量第四……光是这一点,就能知道那是资源何等丰富的地方了。

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交通是真的方便,渤海是天然大港,还有京杭运河,加上燕云十六州的险关,是天然是工业基地。

沧州便因此开始成为他的准备之地,河北的几个煤矿都是煤矿后世已经被开采干净,现在却还在有序产出,所以被他用重金开始扩建。

“煤炭是工业之血,不但是燃料,还是生产原料,怎么可能用不完,”赵士程面对臣下质疑,忍不住笑了笑,“如今全国上下,加起来不到一万吨、额,不到两千万斤的产量,而大宋,可是有过亿人丁啊。”

煤是工业链条的基础,衍生出来的煤化工直接就是一门学科,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医药、火/药、玻璃都需要它当原材料,如今这点人力的产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