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上小学之前就和家父练过软笔。所以最早接触的文字就是繁体字。”曼君。
“哦,你还会写软笔书法?”
曼君不好意思的说:“只是自小父亲逼着学了一些。”
“看来我们的缘分比较深,你和我的爱好都相同。不要做董老头的学生了。我收你做关门弟子,如何?”
曼君正不知如何回答管老时,管夫人提着一个茶壶走了进来。“你这是要翘那董老头的墙角?”
“呵,呵,呵呵,还以为那董老头在我面前吹牛,想不到这丫头很有文化底蕴。做那老古板的学生有些可惜了。”
“你俩爱咋斗咋斗,别难为人家姑娘!”说着管夫人给两个人倒上了茶水。
曼君起身接过了茶水,对管夫人说了声“谢谢!”
“别搭理他俩,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到老了各据一方,还不消停!”
曼君听得出来,自己的老师和这两位的关系绝非一般。想不到管老夫人也是个健谈的,三个人从京都的经济谈到上海的经济,又谈到国际的经济形势,谈话间都忘记了时间。保姆敲门叫吃饭,才打断了三个人的话题。
曼君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尴尬的向二人提出了告辞。
管夫人“我吩咐保姆准备了你的饭,吃完晚饭你再走。”
管老夫妇俩看上去是很随和的人。餐桌上,他们没那么多规矩,饭菜都上齐,保姆也上了桌。四个人轻松的吃着饭。
保姆放下碗筷,神色有些紧张的说:“夫人,我家里人来信说,有急事要我赶回老家去。我……”
“你是说你现在就得走?”管老问。
“不是说好你到年底再走吗?你这时候走,我到哪里去找人?”管夫人。
“我也没办法,我丈夫来电话说,我婆婆快不行了!”保姆也很着急的说。
“那这可怎么办呢?你这一走,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了!”管老着急的说。
保姆低着头也不吱声了。
“这快过年了,根本就没地儿招人去!”管夫人。
三个人都静止不再说话,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还是保姆先开了口“我,我,我在你家做了这么久,您二老对我也很好,不是万不得已,我也不会在,在大年根底下要走。”
“我婆婆已经80多岁,听,听我丈夫那话怕是人真的不行了。等我把家里的事处理完,我就立刻回来。”保姆低着头紧张的把话说完。
“你的意思是你办完事还会回来?”管老问。
保姆抬起头对管老点点头。
“我们今年到国外去过年,你这一走,回来怕是也到年下了。”管夫人。
“那让她回去就过完年再来吧!”管老无奈的说。
“那我们这一段时间怎么办?”管夫人。
“还能怎么办?去吃饭店。”管老。
“咳,咳,咳咳,您二老若不嫌弃,我来帮你们做饭可好?”曼君。
两位老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笑了。
“那感情好,只是……”
管老话还没说完,就被夫人打断了“小张,太好了你决定留在上海了?你要是决定了,就搬到我们这里来住。我这楼上还空着好几间房呢。”管夫人的话里流露着高兴与兴奋。
“留不留在上海,我过完春节再决定。眼下我想在上海先呆一段时间看看。”曼君。
“这样也好。”管老。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管家的保姆回了老家,曼君搬进了管家。
管老退休后,给几个大的国营企业做顾问。顾问~顾名思义,公司有大的事情他参与一下,平日里他并不坐班。闲下来他就在家写写书法陪老伴到处游玩。
曼君的到来给二老带来了很多惊喜,这丫头不但饭菜做的好,一手书法练得也非常精进,时不时还和管老对上几句诗词。很多外事活动管老也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