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冒头,却是于大势无妨。”楼戈微躬身道。
“嗯,自先王逝去之后大大小小的仗也不曾有了,这次的仗必然是一场大战,得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至少让向家再安稳五十年。明日于朝堂之上,寡人会点将,到时候你与瑞儿一同去谋术营参观吧,给你们各自留护卫一千,见一见大阵仗,对你们也有个锻炼作用。”木劲聚精会神地盯着奏章说道。
“臣遵旨,但臣疑虑,瑞殿下尚8岁,恐上阵之后难免发生意外,身为王上的大王子还是留在王都稳妥一点。”楼戈跪拜道。
“木家的血脉岂能畏惧区区生死之事,当以战养身,此乃吾木氏荣光,你长瑞儿两岁,熟读先贤兵书,此去照顾好瑞儿,若真有不幸,寡人不怪罪于你便是,将其尸首带回葬于木氏王陵。”木劲仰天做叹。
“臣定当护佑瑞殿下,若殿下发生意外,臣以此身报王上大恩。臣告退,王上早些休息。”楼戈起身退出书殿。
“希望你们能一直守护对方吧。”木劲低声呢喃道,旁边的王侍领看在眼里,顺手拿走了木劲看过的竹简放在准备好的锦袋里。
崇明殿
“王,这向家如此肆无忌惮,当兴兵讨伐,定要让他们知道王的军队不可阻挡,王的子民不可掳掠!”位列相辅的左赫手持玉牌义愤填膺道。
“是啊,王,左相言之有理,那向家欺吾国子民,定不能饶恕!”
“请王下令,讨伐向家!”
“请王下令,讨伐向家!”
众臣看着左赫如此作态,便有了底气纷纷请旨。
“好啊,既然众卿如此爱国护民,当是吾木国大兴,寡人也不能却了列位卿家的拳拳报国之心。”高坐于王座之上的木劲一手扶着左侧的金狮头扶手,一边手请着大殿右侧的第一人:“那就请镇山侯木山为主帅,永武将军木战为先锋将军,领各自帐下将军谋士,统兵十二万,共十五营步军,四营骑军,五营粮草队。另将木瑞与楼戈交予你部谋术营,让二人也经历一下战场杀伐,免得日后经不得大阵,卿家定要好生照料。”
“老臣木山领旨,末将木战领旨。”二人跪谢王恩。
“只是老臣惶恐,王将瑞殿下和楼戈公子交予吾等,东南战场不比王都,敌军诡诈多变,即便是在后方谋术营也是难免出事啊,还请王为了后人香火,将瑞殿下和戈公子留在王都吧,东南之势老臣将信报频传与王都之间便是了。”木山老态难掩,轻咳两声。
“卿家所想寡人知晓,卿家也为木氏,独子木战稍满十岁便被你充入镇山营作预备武卒,那时正值木向两国战争胶着之势,卿家不顾先夫人劝阻,战事到了最后,镇山营作为最精锐的部队,全营只剩下不到一百二十员,木战年龄虽小,却凭着一股蛮劲也是用尽手段,斩杀向国袭兵十余人,镇山营主营参长等大小军领皆战死,群龙无首之时,木战虽小小年纪,却勇于承担大任,组织着被偷袭剩余五百八十三员镇山营武卒,将平时所学皆用于此,最终保住了你镇山侯的后军指挥大营。卿家还记得吗?”木劲柔声喝道,一边看向木战:“木国能有卿家父子实乃木国百姓之福,乃我王族之荣,如今寡人也告诉各位大臣百官,国土是我木家的,更是子民的,我木家更要为了这份责任付出一切,即便木瑞战死了,还有寡人的小儿子木梁,木梁死了,有木战之子木启,还有木氏王族数百位后人来一同护佑这江山社稷。”
“老臣惭愧,能得遇于木家两位贤王,既然王有此意志,那老臣便不再推辞,定要将两位小儿带回来。”木山含泪说道,随即看向侧后方身着轻铠却独臂的儿子——木战。
木战的右胳膊在上次东南战争中被袭兵夺去,老侯爷虽疼痛万分,却视之为后世傲骨。
“有老侯爷这话,我放心的很,嗯,好好准备一下吧,事不宜迟,今日整军备马,明日一早便出征东南吧。”木劲随即起身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