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时太祖> 第六百一十二章 官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二章 官田(2 / 2)

位置,好在孟樊超去两江是为了推广水稻种子的。而不是,拿着尚方宝剑上打昏君下斩佞臣的。

两江巡抚,不费单单总管苏杭、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巡视之权,而是,还包含着湖广之地,湖广熟天下足。

只要是有利于水稻的普及,这些种植水稻的地区,都是孟樊超的管辖范围之内。

其实,水稻种子的普及还是相当的顺利。各省府郡县都有摊派,每个地方的郡县,由二百亩水稻田的摊派任务。

为什么这么少,因为种子不够多。一个郡县只能种植二百亩,而这二百亩是官田。也就是说,是地方郡县的田地。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官田一般都是会作为地方官府的灰色收入。作为郡县州府衙门的日常开支所需,孟樊超让各州府郡县拿出二百亩官田种植新型水稻。这就会引起许多官员的不满,因为这二百亩水稻种植出来的粮食你不能贩卖也不能食用。而是,要小心的保存作为种粮。

大时王朝并没有推行高薪养廉制度,反倒是官员的俸禄极低。而衙门各项开支用度也是一再缩紧,这个时候官田就会出现。

连年的战争早已使得田地荒芜,各地都是出现地广人稀的局面。大量的无主的田地荒芜,属于官府或者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这些官田赋税相对较低,然后再租种给百姓。

收入属于地方官府,官田的数量也是严格限制,否则就会容易造成官府兼并百姓土地的局面。

官田的收入,一般用于衙门的日常办公开支所需。孟樊超一来,就占用了各地郡县二百亩官田。而且官田种出来的粮食你还不能动,有些官员就出现怨言了。

有怨言没问题,作为巡抚的孟樊超更是下了一道政令:稻田乃重中之重,若是种植不利,使得产量下降,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

这二百亩稻田,直接和官员的政绩挂钩。种得好的,水稻能够增产丰

收的,官员就能够得到提拔升官的机会。

这样一来,各地官田登时成了香饽饽。有的地方,甚至于专门派人昼夜看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