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的大时帝国皇宫,居然面临缺水,这是唐小宝无法接受的。于是,他决定动工修建一条水管,自几十里外的玉泉山,把山泉水引到皇宫中。这样,皇宫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了。
修建自来水,没有管道怎么办。这个还好说,京城南郊的瓷窑场,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将一根根冶炼好的陶瓷管道连接,自玉泉山山腰引到皇宫。直线距离,大概也就十二三里的样子
。
不过对于古人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了。管道要铺设在地底,不用太深,防止冬天结冰就可以。
皇宫里面的水管如何进入各处寝殿,这个就比较麻烦了。塑料水管还是别想了,这个时代也没有这个能力。铁管容易生锈,铜管有害健康。
那就只能在皇宫修一个蓄水池,只要把管道引进来,让水源源不断的长流着便是。这样,总比每天去山上挑水方便的多。
一切准备就绪,唐小宝在朝会上提了出来。群臣有寥寥几人表示反对,反对的意见也很充足。那就是,修建水渠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会造成国库的收入减少。
最先反对的,是户部尚书。不过唐小宝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最近京城周边的永清县闹灾,大量的灾民涌进了京城。虽然朝廷每日都在赈灾,可是灾民聚集的越多,对京城的治安都是巨大的压力。
虽然西山的玻璃厂还有煤炭厂,都吸收了不少的灾民。灾民们可以去西山做工,换取一日三餐还有工钱可拿。
可毕竟灾民太多,唐小宝就是想借着这次兴建水管之际,将这些灾民分配。让灾民们出力,挖水渠铺设水管。当然,朝廷会管饭。一日两顿都是干的,此外肯去做工的灾民,家属还会发放金钱。
而且,做工的灾民去兴建水渠,一天也有几十文钱的工钱。这样,水渠不但能够顺利的铺设,灾民的问题
也就得到解决了。可以说,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做法。最终朝臣们都没有再反对,皇宫修建自来水也终于开始动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