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了,可怕之处在于,朝中的结党营私。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历朝历代的帝王,对于朝臣的结党营私都是深恶痛绝。
君子因共同报复或志向而合群,但不结党谋取私利。小人因私利而结党,做损人利己的事,甚至于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动乱。
宋仁宗时期是历史上所有朝代名臣最多的,政治方面有: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富弼、韩琦、
王安石、司马光、张方平、吕公著、曾公亮……文学方面有: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张先、柳永、苏舜钦、梅尧臣……书画方面有:黄庭坚、米芾、蔡襄、范宽、许道宁、郭熙、燕文贵……理学方面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吕大临……哲学方面有:胡瑗、孙复、石介……科学方面有:沈括、毕昇……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因为每一个臣子都在璀璨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宋仁宗时期的明臣们,真正做到了君子群而不党。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则完全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了。他们先是忽悠着崇祯皇帝取消了商税,将繁重的赋税强加到穷苦百姓身上。使得穷者俞穷,富者恒富。最后,整个帝国分崩离析。这就是,小人党而不群的例子。
之前赴京赶考的举人,虽然有了举人之名。可有的人,依旧是家境并不富裕。举人,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封号罢了。
许多举人赴京赶考,都在为盘缠而发愁。那个时候的举人,是深受百姓们敬重的。就连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拦路抢劫的一伙不法武装团伙。这些土匪穷凶极恶,见财起意,杀人越货,富商官员、地主绅商,不管什么人都抢。但有一种人土匪一般不会抢,那就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盗亦有道。古代土匪山贼有规矩,娼妓、和尚、道士、孤
儿寡母、赶考举子、红白喜事,一般都不会抢,抢了会被人看不起,在同行里也会抬不起头。土匪们一般只劫大富大贵,谋取不义之财的人,举人功名在身,又不似贪官搜刮敛财,万一有个清官呢,所以对进京赶考的举子自然不会过多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