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时太祖> 第五百零六章 太平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六章 太平经(2 / 2)

眼睛直了,只见这本书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太平经三个字。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

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这是一本久已失传的奇书,据说书中有治身治国之术,甚至于还有一些仙鬼之说。

唐小宝随意打开一看,开篇的部分平平无奇。可是细看之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书中除了治国之道之外,还有一些奇技淫巧的发明创造。其古人的智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说,什么水利风车,什么风力磨面之类的都是小儿科,甚至于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发明。一时间,唐小宝看入了神。

治身之道,根据修练者的资质和禀赋,可以发挥治病、长寿及成仙三个不层次的功效。

成仙就算了,唐小宝是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的。至于治身为治国之本,精研治身之道,能除尽天地万物的灾厄,其次再修治国之道,除去灾祸而致太平。

这种“身国并治”的观念,是这个时代典型思维。治国之道,《太平经》强调了帝王的主体作用。经中指出, 帝王当行道德, 弃刑祸, 理政应法天地、顺自然, 而不可失道而失天心。

但仅仅只对帝王要求是远不够的, 它还提出要有“贤臣” 的辅助。在有了明君和贤臣之后, 还应以民为本。要想国家得到良好的治理, 君、臣、民三者都必须做好自身分内之事, 亦即君要行道, 成

为明君;臣要贤良, 成为贤臣;而民则要视天下为己任, 服从治理, 对君臣和国家负责。当这三者达成和谐一致时, 则国家昌明、社会稳定、天下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